[发明专利]一种2.75~2.95μm透过中波红外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8159.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嶺茂;熊玉卿;李坤;王兰喜;王虎;高恒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洁;仇蕾安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2.75~2.95μm透过中波红外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学薄膜领域。所述滤光片包括锗基底、锗基底一侧的长波通膜系和锗基底另一侧的短波通膜系;长波通膜系包括交替叠加的锗膜层和硫化锌膜层,长波通膜系的结构为(0.5HL0.5H)^10(0.36H0.72L0.36H)^5,中心波长为2150nm;短波通膜系包括交替叠加的硫化锌膜层和锗膜层,短波通膜系结构为(0.5LH0.5L)^10,中心波长3500nm;所述滤光片在2.75~2.95μm谱段具有≥82%的高透过率,同时在1.0~2.7μm和3.0~4.2μm谱段宽截止,截止区域内平均透过率<1%,满足遥感探测系统的使用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75 2.95 透过 中波 红外 滤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长波通膜系包括交替叠加的锗膜层和硫化锌膜层,长波通膜系的结构为:(0.5HL0.5H)^10(0.36H0.72L0.36H)^5,中心波长为2150nm;H为锗膜层,0.5H表示锗膜层厚度为0.5个基本厚度,0.36H表示锗膜层厚度为0.36个基本厚度;L为硫化锌膜层,表示硫化锌膜层厚度为1个基本厚度,0.72L表示硫化锌膜层厚度为0.72个基本厚度;10为基本膜堆(0.5HL0.5H)的周期数,5为基本膜堆(0.36H0.72L0.36H)的周期数;
短波通膜系包括交替叠加的硫化锌膜层和锗膜层,短波通膜系结构为:(0.5LH0.5L)^10,中心波长3500nm;H为锗膜层,表示锗膜层厚度为1个基本厚度,L为硫化锌膜层,0.5L表示硫化锌膜层厚度为0.5个基本厚度;10为基本膜堆(0.5LH0.5L)的周期数;
基本厚度为长波通膜系或短波通膜系光学厚度中心波长的四分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5~2.95μm透过中波红外滤光片,其特征在于:长波通膜系结构如表1所示;其中,层数为1的膜层为长波通膜系的最外层,层数为31的膜层沉积在锗基底上,为长波通膜系的最内层;表1长波通膜系
表2短波通膜系
表2短波通膜系
(1)将干净的基底装入清洁的真空室中,抽真空至3×10‑5Torr;
(2)将基底加热到200±1℃,并保持30min;
(3)用离子束轰击清洗10min,离子源工作气体为氩气,气体流量为18sccm;
(4)采用离子束辅助的电子枪蒸发法,在基底的一侧逐层交替沉积长波通膜系中的锗膜层和硫化锌膜层,在基底的另一侧逐层交替沉积短波通膜系中的硫化锌膜层和锗膜层,直至完成所述膜系的沉积;其中硫化锌膜层的沉积速率为2nm/s,锗膜层的沉积速率为1nm/s,离子源工作气体为氩气,气体流量为18sccm,膜层物理厚度采用石英晶体膜厚控制仪监控;
(5)基底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2.75~2.95μm透过中波红外滤光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2.75~2.95μm透过中波红外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锗基底长28mm,宽2mm,厚1mm,锗基底的平行度<30″。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815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