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糖分子多羟基连接聚己内酯形成星状多臂两亲性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1660.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彤;杨会凯;唐攀登;颜秉运;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8G63/695;C08G63/91;C08G63/78 |
代理公司: |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45 | 代理人: | 张澎,崔建中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二糖分子多羟基连接聚己内酯形成星状多臂两亲性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为a、羟基硅烷保护用硅烷剂对二糖分子上的羟基进行部分保护,得到硅烷化的二糖。b、羟基引发己内酯开环聚合利用二糖分子上剩余未保护的羟基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c、羟基的脱保护在聚己内酯接枝硅烷化二糖中间产物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酸溶解搅拌1小时以上。最后得到以二糖分子为头、连接的聚己内酯聚合物为臂的具有星状多臂结构的两亲性聚合物。该星状多臂两亲性聚合物所具有的多羟基头和多臂的聚己内酯分子结构让聚合物具有优异的亲疏水性和物理化学性能,可以作为助剂、分散剂、乳化剂等,在生物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糖分 羟基 连接 内酯 形成 星状 多臂两亲性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星状多臂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保护‑开环‑脱保护三步法,用硅烷剂对二糖分子上的羟基进行部分保护,然后利用二糖分子上剩余未保护的羟基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再经二糖分子上保护的羟基脱保护的三步合成法,最终获得星状多臂两亲性聚合物,其具体做法包括:a、羟基保护用硅烷剂对二糖分子上的羟基进行部分保护:首先将蒸馏过的二甲亚枫加入到干燥的三颈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将60℃下干燥过24小时的二糖溶解到二甲亚枫中;待二糖完全溶解以后,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硅烷剂;调整油浴的温度为80℃‑120℃,打开搅拌器,反应24小时;待反应结束以后,减压蒸馏,除去残余未反应的硅烷剂和二甲亚枫,得到部分羟基被硅烷化保护的二糖;b、开环聚合利用二糖分子上剩余未保护的羟基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首先将a步反应中得到的部分羟基被硅烷化保护的二糖用甲苯蒸馏除水三次;干燥后的硅烷化二糖溶解在除水后的甲苯溶剂中,然后加入含量0.5%‑5%的反应催化剂,催化剂用甲苯稀释到1g/ml;随后,将己内酯加到三颈烧瓶中,然后反应体系升温至120℃‑160℃,磁力搅拌下反应24小时;开环反应是在放置在具有磁力搅拌功能的油浴锅中的三颈烧瓶中进行,通过开环反应,合成得到部分羟基硅烷化保护的二糖接枝聚己内酯的两亲性聚合物的产物;c、羟基脱保护将b步反应中得到的聚己内酯接枝硅烷化二糖的中间产物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然后,根据产物中硅烷化二糖的“‑O‑SiO3”基团的数量,滴加与基团的摩尔比为1.1:1‑1.3:1、含量30%的盐酸到四氢呋喃溶液中,持续搅拌2‑3小时;再加入冷乙醚,沉淀出聚己内酯接枝二糖分子的产物;经羟基脱保护反应脱去共聚物分子上的硅烷基团,露出被保护的羟基,最后得到以二糖分子为星状的头,连接的聚己内酯聚合物为臂的具有星状多臂结构的两亲性聚合目标产物;目标产物中,羟基连接的聚己内酯疏水链段连接二糖分子的羟基数为:1分子的二糖分子连接不少于3分子的聚己内酯,具有多羟基结构的二糖亲水链段具有的羟基数为1分子的二糖分子含有不少于3分子的羟基基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16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