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可降解类疝气补片生物相容性改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0416.4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7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彩;朱宏;黄建文;靳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L27/40;A61L27/18;A61L27/24;A61L27/22;A61L27/20;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不可降解类疝气补片生物相容性改进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引导再生层与原有的不可降解疝气修复补片进行结合,在原疝气修复补片两面分别贴附一层连接层,再在连接层上贴附引导再生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可有效改善当前不可降解疝气补片的生物相容性。减少疝气补片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减少瘢痕、粘连等非预期组织产生,改善患者的长期体验,且未提出新的手术操作方案,符合医生现有习惯。 | ||
搜索关键词: | 不可 降解 疝气 生物 相容性 改进 方法 | ||
【主权项】:
不可降解类疝气补片生物相容性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引导再生层与原有的不可降解疝气修复补片进行结合,在原疝气修复补片两面分别贴附一层连接层,再在连接层上贴附引导再生层,具体步骤如下:(1)制作连接层选择聚己内酯作为制作连接层的材料,将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溶解获得溶液,控制聚己内酯质量浓度为5‑45%,在静电纺丝设备中,对上述溶液进行静电纺丝操作,纺丝过程中溶剂挥发形成丝状纤维,并堆叠成膜片状结构,静电纺丝的过程中,正极电压为15‑35kV,负极电压为‑0.01‑7kV,纺丝距离3‑25cm,并保持纺丝空间温度10‑35℃,相对湿度15‑85%,每小时换气1‑5次,实现连续纺丝;(2)制作引导再生层选择胶原、明胶或通明质酸作为引导再生层材料,并通过已知的脱细胞或冻干、静电纺丝等加工手段获得的膜片状或海绵状形态的再生层;(3)连接操作步骤将原疝气补片加热至60‑80℃,并在其上、下两表面各贴附一片连接层,施加压力6‑30g/cm2,维持压力板温度40‑59℃并保压3s‑10min,获得带有连接层的疝气补片;将带有连接层的疝气补片的上、下侧各贴附一片引导组织再生层,并施加压力4‑25g/cm2,维持压力板温度60‑80℃,保压3s‑10min,获得表面带有引导组织再生层的疝气补片;(4)后处理步骤将步骤(3)获得的补片按照原不可降解补片的辐照或环氧乙烷熏蒸方式灭菌,获得表面经过生物相容性改进的疝气补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04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