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2713.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峰;王聿栋;孙璐瑶;莫云飞;陈雪颖;罗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19/10 | 分类号: | C03B19/10;C03B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乙醇、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配成混合溶液,然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催化剂、磷酸三乙酯和硝酸钙,搅拌均匀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2)将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离心分离,清洗得到湿态凝胶沉淀,再将湿态凝胶沉淀放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3)将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置于高温炉中热处理,得到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本发明制备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分散性好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特点,是一种新型骨、齿科再生修复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活性玻璃 制备 微纳米 微球 微乳液技术 凝胶粉末 凝胶溶液 湿态凝胶 沉淀 烘箱 表面活性剂 磷酸三乙酯 正硅酸乙酯 分散性好 混合溶液 粒径分布 修复材料 有机溶剂 热处理 高温炉 硝酸钙 齿科 乙醇 催化剂 清洗 再生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微乳液技术制备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乙醇、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配成混合溶液,然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催化剂、磷酸三乙酯和四水合硝酸钙,搅拌均匀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2)将步骤(1)所得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离心分离,清洗得到湿态凝胶沉淀,再将湿态凝胶沉淀放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3)将步骤(2)所得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置于高温炉中热处理,得到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527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自由度旋转的拉边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数控高频热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