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洋探测的多波长窄线宽全固态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611.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剑;朱小磊;陆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9 | 分类号: | H01S3/109;H01S3/108;H01S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海洋探测的多波长窄线宽全固态激光器,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充分利用1064nm脉冲激光器的输出能量,通过非线性晶体频率变换技术,可实现红外光、绿光、紫外光和蓝光同时输出。本发明具有多波长、窄线宽、结构紧凑、效率高和能量高等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海洋风场测量、海洋测绘、水下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等领域;其中蓝光的输出波长位于太阳光谱中的夫琅禾费暗线(486.1nm),可有效提高应用系统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洋 探测 波长 窄线宽全 固态 激光器 | ||
【主权项】:
1.用于海洋探测的多波长窄线宽全固态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频激光器(1)、缩束透镜组件(2)、倍频晶体(3)、双波长波片(4)、和频晶体(5)、第一分光镜(6)、第二分光镜(7)、第一扩束透镜组件(8)、半波片(9)、DFB种子激光器(10)、隔离器(11)、第二扩束透镜组件(12)、双色镜(13)、第一腔镜(14)、第一参量晶体(15)、第二参量晶体(16)、第二腔镜(17)、第三腔镜(18)、第四腔镜(19)和放置在该第四腔镜(19)上的压电陶瓷(20);沿所述的基频激光器(1)的输出激光方向依次是所述的缩束透镜组件(2)、倍频晶体(3)、双波长波片(4)、和频晶体(5)和与光路成45°放置的所述的第一分光镜(6),光束经该第一分光镜(6)分为第一透射光和第一反射光,第一透射光包括基频光和倍频光,第一反射光为和频光,在第一透射光方向是与光路成45°放置的所述的第二分光镜(7),该第二分光镜(7)将第一透射光分为第二透射光和第二反射光,所述的第二透射光为倍频光,所述的第二反射光为基频光;沿所述的第一分光镜(6)的第一反射光传输方向依次是第一扩束透镜组件(8)、半波片(9)和与光路成45°放置的所述的双色镜(13),经该双色镜(13)反射,形成双色镜反射光,该双色镜反射光作为光参量泵浦光;沿所述DFB种子激光器(10)的输出激光方向依次是所述的隔离器(11)、第二扩束透镜组件(12)和双色镜(13),经该双色镜(13)透射,形成双色镜透射光,该双色镜透射光作为光参量种子光;所述的第一腔镜(14)、第一参量晶体(15)、第二参量晶体(16)、第二腔镜(17)、第三腔镜(18)和第四腔镜(19)构成环形光参量振荡腔;所述的光参量泵浦光入射到与光路成45°放置的所述的第一腔镜(14),经该第一腔镜(14)透射后进入所述的环形光参量振荡腔进行泵浦,该光参量泵浦光依次经第一参量晶体(15)和第二参量晶体(16)后入射到与光路成45°放置的所述的第二腔镜(17),并经该第二腔镜(17)透射输出;所述的光参量种子光入射到所述的第一腔镜(14),经该第一腔镜(14)透射后,进入所述的环形光参量振荡腔作为种子激光,该种子激光依次经第一参量晶体(15)和第二参量晶体(16)被放大后,入射到所述的第二腔镜(17),经所述的第二腔镜(17)反射后,经所述的第三腔镜(18)入射到第四腔镜(19),经该第四腔镜(19)反射后再次入射到所述的第一腔镜(14)形成光参量振荡光,所述的第三腔镜(18)和第四腔镜(19)均与光路成45°放置,所述的第一腔镜(14)作为部分耦合输出镜,所述的光参量振荡光经该第一腔镜(14)透射输出;所述的双波长波片(4)对1064nm为半波片,且对532nm为全波片,并镀有1064nm和532nm增透膜;所述的第一分光镜(6)镀有355nm高反膜和1064nm、532nm的增透膜;所述的第二分光镜(7)镀有1064nm高反膜和532nm增透膜;所述的半波片(9)是对355nm的半波片,并镀有355nm增透膜;所述的双色镜(13)镀有486nm增透膜和355nm高反膜;所述第一腔镜(14)镀有对486nm参量光20%‑40%的透过率且对355nm的增透膜;所述第二腔镜(17)镀有355nm增透膜和486nm高反膜;所述第三腔镜(18)和第四腔镜(19)均镀有486nm高反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5261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