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1784.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牛富生;朱汉华;陈孟冲;王松林;方梁正;李小江;韩剑;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使隧道的大拱脚下方具有一条直线段,延长了拱盖距离下方岩体的高度,使得爆破过程中的飞溅岩石不会对拱体造成损坏,同时通过与弹性垫层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爆破震动对拱体的影响。另外,直线段的设计为混凝土块的浇筑提供了空间,混凝土块与锚杆配合能够有效分担覆土荷载形成的水平荷载,使得此处的拱体结构稳定;另外,混凝土块的浇筑同时解决了拱脚位置的渗漏水问题。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双侧壁导坑法和拱盖法等工法的缺点,为该类地质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上软下硬 复合 地层 浅埋大跨 隧道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开挖的隧道拱盖部分和下方岩体都分为左、中、右三部分,进行分部开挖,循环掘进,其步骤如下:S1:首先对左侧或者右侧的隧道拱盖部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纵向循环搭接的超前小导管;然后对该部分隧道进行机械开挖,开挖时保持拱盖的弧形段下方连接有一段直线段;开挖后及时用工字钢钢架施作该部分的初期支护及型钢临时支撑,并对该部分隧道侧壁进行锚喷,且锚杆打设于所述的直线段位置,型钢临时支撑脚下也需施打锚杆;将超前小导管的端部焊接在初期支护的工字钢钢架上,然后进行注浆加固;S2:对隧道拱盖部分另一侧进行如S1相同的施工;S3:对中部的隧道拱盖部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纵向循环搭接的超前小导管;然后对该部分隧道进行机械开挖,同时在拱盖部分两侧的直线段位置浇灌混凝土块并保持混凝土块与伸出直线段的锚杆端部形成整体;该部分开挖完毕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S4:拆除型钢临时支撑和其脚下锚杆,然后在隧道拱盖部分的初期支护内侧以及所述的混凝土块表面施作防水板,进而施作二次衬砌;在隧道二衬结构与下部岩体的接触面之间设置弹性垫层,使二衬结构的脚部间接通过弹性垫层支承在下部岩体上表面;S5:对隧道拱盖部分下方的岩体,采用台阶拉槽式分部开挖,先爆破施工中部形成中拉槽,然后再爆破施工左边墙和右边墙,再在边墙处喷锚;S6:对拱盖部分下方的岩体不断重复步骤S5,直至开挖至隧道底部;S7:施作隧道仰拱和边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2178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