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7738.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辉;吕大刚;代旷宇;乔雨蒙;王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18;G06F111/0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分析方法,包括:选取主、余震地震记录形成主余震序列地震动;建立结构数值有限元分析模型;输入主余震序列地震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选取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作为地震需求参数,基于分布条带法建立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概率需求模型;基于Copula理论,建立结构基于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的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建立结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函数;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生成结构的主余震易损性曲面。本发明考虑主震和余震对结构的连续性冲击影响,并利用Copula理论将基于结构最大变形和基于结构残余变形的主余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进行联合,能够全面定量化评价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opula 理论 余震 联合 易损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结构所处场地的类别及相应的地震危险性水平,选取主、余震地震记录形成主余震序列地震动;步骤2,建立用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结构数值有限元分析模型;步骤3,基于结构数值有限元分析模型,输入主余震序列地震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选取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作为地震需求参数,基于分布条带法建立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概率需求模型;步骤4,基于Copula理论,结合步骤3的概率需求模型,建立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基于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的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步骤5,基于结构的极限状态定义及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建立结构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函数;步骤6,基于所述主余震联合易损性函数,采用MonteCarlo模拟法,生成结构的主余震易损性曲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077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