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供热首站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2828.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雷平飞;奥云军;朱红满;王建军;葛守文;邱康利;郭思元;张耀根;秦晟;张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00;F24H9/20;F28C3/08;C02F5/00;C02F5/08;F01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余热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供热首站余热利用装置,其提高对乏汽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实用性;并且减少水垢的生成,且方便对水垢进行清理,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水箱、乏汽管、混合箱、混合管和第一法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混合管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水箱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并在出水管上设置有高压水泵,出水管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右测输出端设置有喷枪,还包括配料箱、四组螺纹杆、四组螺纹管、第二法兰、输料管、连通软管、第一电机、四组滚珠轴承、第一传动轴和第一搅拌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供热 首站 余热 利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供热首站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水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乏汽管(3)、混合箱(4)、混合管(5)和第一法兰(6),所述混合管(5)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箱(4)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混合管(5)的右端自混合箱(4)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乏汽管(3)的顶端自混合管(5)的底端左侧伸入至混合腔内,所述水箱(1)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7),并在出水管(7)上设置有高压水泵(8),所述出水管(7)的右端与混合管(5)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一法兰(6)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文丘里管(9),所述文丘里管(9)位于混合腔内并在文丘里管(9)的右测输出端设置有喷枪(10);还包括配料箱(11)、四组螺纹杆(12)、四组螺纹管(13)、第二法兰(14)、输料管(15)、连通软管(16)和第一电机(17),所述混合箱(4)的顶端设置有四组放置槽,并在四组放置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18),所述四组螺纹管(13)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滚珠轴承(18)内部,所述四组螺纹杆(12)的顶端分别与配料箱(11)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螺纹杆(12)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13)的顶端内部,所述配料箱(11)的内部设置有配料腔,配料箱(1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输料管(15)的左端自配料箱(11)的右端底部伸入至配料腔内,所述连通软管(16)的一端自混合箱(4)的顶端伸入至工作腔内,连通软管(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14)与输料管(15)的右端连通,所述第一电机(17)安装在混合箱(4)的顶端,并在第一电机(17)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自混合箱(4)的顶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19),所述第一搅拌叶(19)位于工作腔内;所述混合箱(4)的右端底部设置有输水管(20),并在输水管(2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1);所述混合箱(4)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22),并在排气管(22)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23)和单向排气阀,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3)位于单向排气阀的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028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