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净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0010.7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彬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净水器,主要包括收集槽、沉淀池、过滤池、反应池、清水池、排淤渠、压力控制系统和电解池;沉淀池内部设置有粗滤网、抽水泵一和排淤口阀门;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盘、第二滤盘、第三滤盘和排废口阀门;反应池内部设置有沸石反应区、催化剂投放装置、第一活性炭装置和抽水泵二,反应池出水口处设置有RO反渗透膜装置;清水池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装置;电解池包括碱性电解池、酸性电解池和离子膜装置;本发明通过多层过滤、吸附以及催化剂的反应对雨水进行净化,最终,通过电解将净化后的雨水电解成碱性电解水和酸性电解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净水器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收集槽(1)、沉淀池(2)、过滤池(3)、反应池(4)、清水池(5)、排淤渠(6)、压力控制系统(7)和电解池(8);所述的沉淀池(2)内部设置有粗滤网(21)、抽水泵一(22)和排淤口阀门(23),所述的粗滤网(21)设置在沉淀池(2)的底部右半部分,所述的抽水泵一(22)设置在粗滤网(21)内,所述的排淤口阀门(23)设置在沉淀池(2)的底部外侧面中心靠左位置;所述的过滤池(3)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盘(31)、第二滤盘(32)、第三滤盘(33)和排废口阀门(34),所述的第一滤盘(31)、第二滤盘(32)、第三滤盘(33)从下往上依次套设在过滤池(3)的内部,所述的排废口阀门(34)设置在过滤池(3)的底部外侧中心位置,所述的第一滤盘(31)包括下滤面一(31a)和上滤面一(31b),所述的第二滤盘(32)包括下滤面二(32a)和上滤面二(32b),所述的第三滤盘(33)包括下滤面三(33a)和上滤面三(33b);所述的反应池(4)内部设置有沸石反应区(41)、催化剂投放装置(42)、第一活性炭装置(43)和抽水泵二(44),所述的沸石反应区(41)设置在反应池内部上端位置,所述的催化剂投放装置(42)设置在沸石反应区(41)的下方右侧位置,所述的第一活性炭装置(43)设置在反应池(4)的内部中心靠下位置,所述的抽水泵二(44)设置在反应池的底部中心靠左处,所述的反应池(4)出水口处设置有RO反渗透膜装置(45);所述的清水池(5)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装置(51);所述的电解池(8)包括碱性电解池(81)、酸性电解池(82)和离子膜装置(83),所述的离子膜装置(83)按照U行回路设置在电解池(8)的内部,所述的碱性电解池(81)设置在离子膜装置(83)的右侧,所述的酸性电解池(82)设置在离子膜装置(83)的左侧;所述的收集槽(1)通过导管与房屋落水管连接;所述的沉淀池(2)通过导管与收集槽(1)连接,沉淀池(2)通过抽水泵一(22)与过滤池(3)连接,沉淀池(2)通过排淤口阀门(23)与排淤渠(6)连接;所述的过滤池(3)通过排废口阀门(34)、排废管与排淤渠(6)连接,过滤池(3)的顶部通过导水管与反应池(4)的顶部连接;所述的反应池(4)再通过底部的抽水泵二(44)与过滤池(3)的顶部连接,反应池(4)通过导水管与清水池(5)连接;所述的清水池(5)通过导水管与电解池(8)连接,所述的压力控制系统(7)通过导管与过滤池(3)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彬,未经张红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000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