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4204.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海;韩震超;陈良;黄鑫鑫;王建军;常立忠;周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胡锋锋;刘佳伟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本发明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合金钢 过程 可浇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所述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所述浇注机构包括钢包(11)和中间包(13),所述钢包(11)置于中间包(13)上方,钢包(11)内部通过长水口(12)与中间包(13)内部连通;所述电极夹持机构包括:圆柱状的脉冲电极(1),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所述脉冲电极(1)置于中间包(13)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同时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向中间包(13)内的微合金钢水发射超声波,其中超声波功率密度为18‑35W/cm2,频率为20‑30KHz;夹持件(2),所述夹持件(2)用于夹持所述脉冲电极(1);通电件(3),所述通电件(3)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2)连接,所述通电件(3)与脉冲电源(9)连接;加长杆(6),所述加长杆(6)的一端通过绝缘块(5)与所述通电件(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所述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Ti元素的含量为0.10%wt‑0.80%wt;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所述微合金钢中C<0.25%wt或0.25%≤C≤0.60%wt或C>0.60%w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842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览消防监控方法
- 下一篇:防电离辐射墙板及屏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