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1380.2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民;黄嘉俊;柯薇;潘鄂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27/26 | 分类号: | D04B27/26;D04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下设有电磁铁,电磁铁的一端通过排线与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磁性针,磁性针设于电磁铁的下方,且其一端转转动连接于复位固定座上;移位针,移位针上设有凸起,移位针坐落于移位板的顶部,移位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移位球,移位球与套设于主轴两端对应的移位花盘的运动循环曲面转动连接,且移位板可在移位花盘的驱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提花片片踵,提花片片踵连接于移位针上。本发明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中,通过在移位花盘上设置凸柱,以通过移位球与移位花盘运动循环曲面的转动连接实现移位针的上、下起伏运动,并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实现针背、针前的横移。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 电磁铁 花盘 针背 横移传动装置 电路板 转动连接 移位板 起伏运动 运动循环 磁性针 复位固定座 输出端连接 横移机构 主轴两端 限位槽 导纱 横移 排线 凸起 凸柱 位槽 驱动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的下方间隔设有多个电磁铁(2),所述电磁铁(2)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1)的输出端连接;多个与所述电磁铁(2)对应设置的磁性针(4),所述磁性针(4)对应设于所述电磁铁(2)的下方,并转动连接于对应复位固定座(5)上,所述电路板(1)可控制所述电磁铁(2)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当所述电磁铁(2)通电时所述磁性针(4)与所述电磁铁(2)磁性连接,并可在所述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绕所述复位固定座(5)转动,当所述电磁铁(2)断电时,所述复位固定座(5)带动所述电磁铁(2)转动回复至初始位;多个与所述磁性针(4)对应设置的移位针(6),所述移位针(6)上设有可与所述磁性针(4)的另一端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移位针(6)设置于对应移位板(7)的顶部,所述移位板(7)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移位球(8),所述移位球(8)与套设于主轴(9)两端对应的移位花盘(10)的运动循环曲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移位针(6)可伴随所述移位板(7)在所述移位花盘(10)的驱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当所述磁性针(4)在所述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转动并与所述凸起相抵时所述移位针(6)可脱离伴随运动;多个与所述磁性针(4)对应设置的提花片片踵(11),所述提花片片踵(11)连接于对应所述移位针(6)上,且其下端的一侧竖直设有导纱针(12),所述导纱针(12)上设有凹槽(13),且其下端穿设有纱线,所述提花片片踵(11)上设有延伸入所述凹槽(13)内的凸缘(14),当所述提花片片踵(11)随所述移位针(6)向上运动时,所述凸缘(14)沿所述凹槽(13)的上端滑出凹槽(13),并挤压所述导纱针(12),当所述提花片片踵(11)随所述移位针(6)向下运动时,所述凸缘(14)沿所述凹槽(13)的上端滑入凹槽(13)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713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