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5189.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张武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 |
代理公司: | 11232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是由1、控制部分;2、电机;3、传动装置;4、挂锤装置;5、挂锤装置运动竖杆;6、落锤;7、落锤运动结构;8、混凝土试件支撑支座;9、横杆;10、装置机身主体组成:其试验方法步骤有:步骤1、在锤头冲击端粘上厚度为2cm的橡胶,同时保证与锤头不加橡胶时的冲击力相同;步骤2、将混凝土试件放在混凝土试件支撑支座8上,保证试件中心与落锤6落点的中心重合;步骤3、启动装置,挂锤装置4将落锤6提升到预定高度,此时,落锤6自动释放锤击在试件上,当挂锤装置4运动到底部时,自动挂起落锤6;如此往复,实现混凝土的疲劳冲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疲劳 冲击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控制部分、电机、传动装置、挂锤装置、挂锤装置运动竖杆、落锤、落锤运动结构、混凝土试件支撑支座、横杆及装置机身主体;/n上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n控制部分(1)通过电导线与电机(2)连接;电机(2)直接与传动装置(3)相联,挂锤装置(4)则通过位于挂锤装置(4)后部的卡槽(421)和一个在卡槽(421)中滑动的位于传动装置上的卡扣(331)与传动装置(3)相联;挂锤装置运动竖杆(5)竖直放置于该装置的前方,挂锤运动竖杆(5)穿过挂锤装置(4),同时挂锤装置(4)沿挂锤装置运动竖杆(5)上下运动;落锤(6)由一个有三根小圆柱竖杆组成的圆柱状结构即落锤运动结构(7)限制其平面方向的位移,该落锤运动结构(7)通过上下两根横杆(9)与装置机身主体(10)刚性连接,挂锤装置运动竖杆(5)位于落锤运动结构(7)及装置机身主体(10)之间;混凝土试件支撑结构(8)位于装置机身主体(10)的下部,同时其中间位置正好是落锤(6)的落点;/n控制部分由软件(11)和硬件(12)两个部分组成;软件(11)通过单片机(121)嵌入到硬件部分(12)中,通过单片机(121)产生的电信号对整个硬件部分(12)进行控制,同时,硬件部分(12)中的红外避障模块(122)在工作时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单片机(121)调节,反应在软件(11)中,软件(11)通过对产生的电信号与自身的停止工作信号比较,如果达到条件,则发出停止工作的电信号;/n所述软件(11)为自编程程序:其程序框图说明如下:当装置的电源接通后,整个控制部分开始工作,此时通过硬件部分(12)向软件部分输入控制参数,为锤击次数,点击开始按钮,启动机器,此时软件部分的初始锤击次数n=0,混凝土底部应变片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当落锤(6)做上下往复运动经过红外避障模块(122)时,红外避障模块(122)会产生电信号,单片机接收来自红外避障模块(122)的电信号,同时由软件判断混凝土底部的应变片电路是否接通:否,则实验结束,是,则n=n+1,再由软件判断n<初始设置锤击次数:否,则实验结束,是,则落锤继续往复运动,实验继续,直到实验结束;/n所述硬件部分(12),是由单片机(121)、红外避障模块(122)、控制键盘(123)、继电器(124)及电源(125)组成;该试验装置共有两部分电源(125),即控制部分电源(1251)以及运行部分电源(1252),控制部分的电源(1251)仅为单片机(121),红外避障模块(122),控制键盘(123)以及继电器(124)供电;红外避障模块(122)在落锤(6)每经过一次时产生一个电信号,同时将电信号回传到单片机(121)中,控制键盘(123)用来设置锤击次数,以及人工控制机器的启动、停止及暂停;继电器(124)为当软件(11)判定达到实验停止条件时,单片机(121)发出电信号,控制继电器(124)断电,从而切断运行部分的电源;红外避障模块(122)、控制键盘(123)、以及继电器(124)均分别通过电导线即杜邦线与单片机(121)相联;/n电机为减速电机(2),能满足长时间重载运行的需要,电机上加装有齿轮组,以满足不同冲击频率的需求;/n传动装置由齿轮箱(31)、两个齿轮(32)即主齿轮(321)和从动齿轮(322)及一条传动链条(33),其上含有卡扣(331)组成;其中一个齿轮即主动齿轮(321)通过齿轮箱(31)与减速电机(2)相联,该齿轮为主动轮;同时第二个齿轮即从动齿轮(322)通过链条(33)与主动齿轮(321)相联;/n齿轮箱(31)的结构:该齿轮箱为T型转向齿轮箱,减速速比为1:1;/n两个齿轮(32)的结构:两个齿轮的规格均为5分15齿的齿轮,齿宽5mm;/n该传动链条(33)的结构:传动链条为工业传动链条,规格为5分、10A,长为2米;传动链条的一连接部分加装有卡扣(331);/n挂锤装置(4)的运动由传动装置(3)的运动带动;挂锤装置(4)由卡舌(41)、基体(42)、三个弹簧(43)即两个侧弹簧(431)和一个竖弹簧(432)及带顶部圆盘的顶针(44)组成;当挂锤装置(3)运动到挂锤装置运动竖杆(5)的底部时,顶针(44)接触底部,被顶起,卡舌(41)被分布于两侧的弹簧(431)拉住向远离该装置的方向运动,从而挂住落锤(6);当挂锤装置(4)运动到指定高度时,卡舌(41)被挂锤装置运动竖杆(5)上的凸出结构(52)顶向反方向运动,顶针(44)被其下部的弹簧(432)顶住向下运动,从而用顶针(44)上的圆盘固定卡舌(41)于松开位置;此时,完成一个挂锤循环;挂锤装置(4)的基体(42)部分面向该装置机身主体(10)一侧中部有一条横向布置的卡槽(421),通过卡槽(421)由一个能在卡槽(421)上横向移动的卡扣(331)与传动装置(3)的传动链条(33)相联,从而带动挂锤装置(3)运动;/n该卡舌(41)的形状为楔形结构;/n该基体(42)为六面体结构,除面向该装置机身主体(10)一侧不封闭外,其余五个面均用钢板围成;/n该弹簧(43)包括侧弹簧(431)和竖弹簧(432),都为不锈钢压缩弹簧;/n该顶针(44)为针状结构;/n该挂锤装置运动竖杆(5)为一根界面尺寸为3cm*3cm的棱柱杆,底部有一个顶盘(51),上部有一个竖向位置可调的凸起结构(52);/n重量可调的落锤(6)为一个空心圆柱筒,锤击底面10cm以上的侧面均分布有螺纹,方便挂锤装置(4)挂起;同时内部底面中间有一螺孔,方便加装螺杆从而改变落锤(6)的重量;/n该落锤运动结构(7)由三根细圆柱杆(71)杆及上下底面的圆环(72)组成,三根细圆柱杆(71)均匀分布在圆环上,落锤(6)运动时通过上下圆环(72);/n该圆柱杆(71)为实心钢质圆柱杆;/n该圆环(72)的外观形状为曲边矩形;/n该混凝土试件支撑支座(8)由底板(81)、两个顶板(82)以及四个侧板(83)组成,顶板(82)及侧板(83)上部均开有螺纹孔;侧板(83)及顶板(82)通过焊接与底板(81)刚性连接;/n该底板(81)的形状结构为:底板(81)主体部分为一个矩形钢板,在延长度方向,距短边处有一弧形槽;同时在沿长度方向,在其短边正中心,各挑出一个短梁;/n该顶板(82)的形状结构为:由一个矩形主体加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支撑板组成,矩形主体在其中心距顶部处有一个螺孔,在其底部中心处,开了一个槽;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支撑板的直角边长70mm,以电焊的方式将一条直角边焊接在开槽的两侧;/n该侧板(83)形状结构为:主体是一个矩形钢板,在距其顶部中心处开有螺孔;/n横杆(9)是一个钢质矩形短杆;/n该装置机身主体(10)为一个矩形盒状物,其外部用钢制薄板封闭;在装置机身主体(10)上部200mm的空间内放置控制部分(1);由上往下200-1100mm的部位放置电机(2)以及电源(125);下部200mm的位置用来连接混凝土试件支撑支座(8);混凝土试件支撑支座(8)刚接在该装置机身主体(10)的外部,与装置机身主体(10)最终形成一个L型结构;/n该卡舌(41)的楔形结构:其斜部的长度为15mm,斜部后是长为70mm,宽为60mm,厚为10mm的六面体,在卡舌(41)靠近该装置机身主体(10)的一条边上有一个沿边通长的界面尺寸为5*5mm的凸起,距离这条边25mm的部位开有一条沿卡舌(41)通宽的60*5*5mm的凹槽;该凹槽内放有一个直径为4mm长度为100的钢圆柱。/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518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系统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