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6666.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钟兴;车伍;李俊奇;孙超逸;田笑尘;高乐;张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04;E03F5/14;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该滞留池具有一底部和侧壁,包括初期雨水弃流及配水井(10)、滞留池主体(20)和溢流和出流集水井(30)三部分。可实现初期雨水的有效弃流与分离,有效控制径流污染;且无下凹要求,可有效削减进入设施的径流中颗粒态污染物,显著降低生物滞留池堵塞的可能性,保障设施长期高效运行;通过“上流+下流”混合流方式,增加的径流在设施中的过流路径,可显著提高设施的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初期 雨水 功能 混合 流非下凹 生物 滞留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该滞留池具有一底部和侧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期雨水弃流及配水井(10)、滞留池主体(20)和溢流和出流集水井(30)三部分,所述初期雨水弃流及配水井(10)与滞留池主体(20)之间、滞留池主体(20)和溢流和出流集水井(30)之间大致以隔板(40、50)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隔板(40、50)下方分别具有连通孔(41、51)将相邻两区域连通,所述初期雨水弃流及配水井(10)包括由一挡板(13)分隔开的初期雨水贮存区(11)和配水区(12),所述配水区(12)通过隔板(40)与滞留池主体相邻,所述配水区(12)顶部具有防止雨水直接流入的盖板(14),所述滞留池主体(20)自下而上分为砾石层(21)和填料层(22),且主体内具有一自底部延伸至填料层(22)内部的主体挡板(23),所述溢流和出流集水井(30)下方具有排水口(31)与雨水管道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166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臭地漏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雨水水质控制的初雨弃流器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