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染控制的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1186.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柳丽芬;孙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35/06;C02F1/46;C02F1/461;C02F1/467;C02F1/72;C02F1/70;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控制的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技领域,通过微波法制备出含有不同量SiC的复合催化剂WO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控制 催化 电极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污染控制的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采用微波法快速制备WO3‑Co‑SiC新型纳米光催化剂按照摩尔比1:1,将H2WO3溶于1M NaOH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淡黄色溶液;向淡黄色溶液中加入35%CoCl2·6H2O和10%纳米SiC粉末,控制H2WO3、CoCl2·6H2O和SiC的摩尔比为20:7:2,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缓慢滴加浓HCl至pH为1,其间产生沉淀;将悬浊液转移至微波消解罐,并加入等体积的超纯水混合均匀,密封后在750W的微波条件下加热4.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超纯水洗涤沉淀物,充分干燥,得到WO3‑Co‑SiC新型纳米光催化剂,研磨备用;(2)制备催化电极膜以聚偏氟乙烯作为粘结剂,采用相转化法在碳纤维布基底上制备催化导电膜,膜厚为300μm;铸膜液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添加铸膜液的20wt%的PVDF、PVDF的25wt%步骤(1)制得的WO3‑Co‑SiC新型纳米光催化剂、PVDF的15wt%的纳米碳纤维和铸膜液的8%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将该催化导电膜固定于膜组件,得到催化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011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现场人员车辆系统
- 下一篇:合成气直接合成低碳烯烃的铁基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