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压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8310.4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谢燕玲;袁雯雯;肖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鼎博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压力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吊环、旋转手轮、手轮限位顶块、上安装座、调节丝杆、压力传感器、挤压板、立柱、自动清土装置、下安装座、脚撑、对称合页、机体、散热格栅、门板、操作面板,机体的正面底部通过对称合页与门板铰链连接,对称合页设有2个及以上并且在同一个垂直面上,门板的正中间均匀的布设有间距相等的散热格栅,本发明一种混凝土压力测试装置设有自动清土装置,具有自动清土的功能,在混凝土破碎后,可以轻松方便的实现承压板上试块残渣的自动清理工作,有效避免了试块残渣的飞溅对人身造成的伤害,避免手动清理试块残渣造成手部划伤的现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压力 测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压力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吊环(1)、旋转手轮(2)、手轮限位顶块(3)、上安装座(4)、调节丝杆(5)、压力传感器(6)、挤压板(7)、立柱(8)、自动清土装置(9)、下安装座(10)、脚撑(11)、对称合页(12)、机体(13)、散热格栅(14)、门板(15)、操作面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3)的正面底部通过对称合页(12)与门板(15)铰链连接,所述的对称合页(12)设有2个以上并且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所述的门板(15)的正中间均匀的布设有间距相等的散热格栅(14),所述的散热格栅(14)与门板(1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机体(13)的正面顶部嵌入有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操作面板(16),所述的操作面板(16)位于门板(15)的上方,所述的机体(13)的一侧面底部与下安装座(10)的一侧相焊接,所述的下安装座(10)的底面4个角部位上均固定有与之垂直连接的脚撑(11),所述的脚撑(11)呈等距式分布设置有4个,所述的机体(13)的一侧面顶部与上安装座(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安装座(4)平行设于下安装座(10)的上方,4个所述的脚撑(11)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立柱(8),所述的立柱(8)均从上自下贯穿于上安装座(4)的4个角部位与下安装座(10)垂直连接,所述的立柱(8)与上安装座(4)采用过度配合,所述的安装座(4)的顶面正中间与手轮限位顶块(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丝杆(5)从上自下依次贯穿于与之间隙配合的手轮限位顶块(3)、上安装座(4)的中心位置,所述的调节丝杆(5)的顶部与旋转手轮(2)的底面中心相连接,所述的调节丝杆(5)的底面连接于挤压板(7),所述的挤压板(7)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与机体(13)通过电连接,所述的调节丝杆(5)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旋转手轮(2)与挤压板(7)中间,所述的吊环(1)固定在旋转手轮(2)的顶部正中间,所述的挤压板(7)平行设于自动清土装置(9)的上方,所述的自动清土装置(9)设置在4根所述的立柱(8)之间并且底面连接于下安装座(10)的顶面;所述的自动清土装置(9)由第一弹簧(901)、外筒(902)、伸缩内筒(903)、支撑板(904)、支撑杆(905)、下限位板(906)、按压块(907)、第二弹簧(908)、上限位板(909)、限位块(910)、顶板(911)、铰链柱(912)、侧板(913)、第三弹簧(914)、推土板(915)、滚轮(916)、轨道槽(917)、延伸挡板(918)、承压板(919)、倒U型卡槽(920)、U型安装件(921)、积土箱(922)、滑轨(923)、抽土板(924)、拉手(925)、分隔板(926)、液压缸(927)、伸缩杆(928)、限位侧板(929)、第四弹簧(930)、滑轮(931)、滑槽(932)、移动块(933)、滑轮限位挡块(934)、限位通孔(935)组成;所述的积土箱(922)的内部靠左侧上固定有与之连接的分隔板(926),所述的分隔板(926)的内侧及积土箱(922)的一侧内壁底部上安装有相互对称的滑轨(923),所述的滑轨(923)与抽土板(924)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的抽土板(924)的正面正中间与拉手(925)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抽土板(924)的上方设有承压板(919),所述的承压板(919)通过U型安装件(921)、液压缸(927)、伸缩杆(928)与分隔板(926)相连接,所述的伸缩杆(928)贯穿于液压缸(927)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伸缩杆(928)、液压缸(927)与抽土板(924)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的液压缸(927)的底部及伸缩杆(928)的顶部均铰链连接有U型安装件(921),所述的U型安装件(921)呈对角线设置有2个并且分别固定在分隔板(926)的侧面底部、承压板(919)的一端底面,所述的承压板(919)的两侧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延伸挡板(918),2个所述的延伸挡板(918)之间通过侧板(913)进行连接,所述的侧板(913)的一面中心位置通过第三弹簧(914)的两端连接于推土板(915),所述的推土板(915)的两侧底部均安装有滚轮(916),所述的滚轮(916)与轨道槽(917)活动配合,所述的轨道槽(917)平行且对称的设有两道,两道所述的轨道槽(917)设于承压板(919)的两内侧,所述的承压板(919)的一端通过倒U型卡槽(920)与积土箱(922)活动连接,所述的承压板(919)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柱(912)与顶板(911)的一侧铰链连接,所述的顶板(911)的底面与移动块(933)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移动块(933)的底面中心位置通过第四弹簧(930)的上下两端与支撑板(904)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弹簧(930)的两侧安装有相互平行且对称的限位侧板(929),所述的限位侧板(929)的底面与支撑板(904)的顶面垂直连接,所述的支撑板(904)的底面连接于伸缩内筒(903),所述的伸缩内筒(903)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外筒(902),所述的外筒(902)的内顶面通过第一弹簧(901)与伸缩内筒(90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的外筒(902)的底面连接于积土箱(922)的内底面,所述的移动块(933)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滑轮(931),所述的滑轮(931)与滑槽(932)活动配合,所述的滑槽(932)设在分隔板(926)的外侧上,所述的滑槽(932)与分隔板(92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滑槽(932)的两端均固定有滑轮限位挡块(934),所述的滑轮(931)可在2个所述的滑轮限位挡块(934)之间滑动,所述的移动块(933)的另一侧固定有相互平行且对称的上限位板(909)、下限位板(906),所述的上限位板(909)与下限位板(906)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二弹簧(908),所述的第二弹簧(90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块(933),所述的第二弹簧(908)的另一端则与按压块(907)相连接,所述的按压块(907)卡在限位通孔(935)上,所述的限位通孔(935)设于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积土箱(922)上,所述的上限位板(909)的正上方平行设有与积土箱(922)内壁垂直连接的限位块(910),所述的下限位板(906)的底面通过支撑杆(905)与支撑板(904)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杆(905)垂直于相互平行的下限位板(906)、支撑板(904),所述的支撑板(904)的两端与积土箱(922)的内壁及分隔板(926)的外侧壁活动接触,所述的积土箱(922)的底面与下安装座(10)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积土箱(922)位于4根所述的立柱(8)的中间并且外壁与立柱(8)之间形成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鼎博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鼎博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6831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