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1180.9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马兴华;郭宏业;潘彤;王仲复;杜新强;苏小四;马月花;张启兴;张健健;马鹏;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6 | 分类号: | E03B3/06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3102 | 代理人: | 沈耀忠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干旱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调查;第二步,遥感解译;第三步,获取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转化量;第四步,获取相关参数;第五步,计算、绘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曲线,确定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是一种以生态为约束条件下的新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思路,是打破了我们这个领域中传统的单纯以地下水位稳定为约束的评价思路,是非常有应用与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是将生态与地下水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新技术方法,在该方法发现出的曲线中可按不同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需求查出对应的湿地面积变化情况,可根据该曲线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红线设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旱 地区 地下水 开采 资源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干旱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调查:利用采用试坑、浅井及剖面调查方法获取洪积扇前部细土平原湿地分布情况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得出了湿地面积现状与地下水埋深分布依据,得出地下水位埋深小于Wm为流域湿地范围;冲洪积扇中后缘:地下水位埋深浅,一般为大于Xm,地表盐渍化轻,只生长相应地下水指示植物,呈丛状零星发育,扇轴区多呈片状大面积发育,植被覆盖度一般都小于5%,两翼则很少见到,植被覆盖度为0;冲洪积扇中前缘:地下水位埋深为Ym,植被以相应地下水指示植物为主,植被覆盖度一般小于20%,地表盐渍化轻微发育;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位埋深为Zm,地表多有盐霜发育,植被以相应地下水指示植物为优势植物,生长茂盛,大面积连续分布成为茂密的草原,植被盖度一般大于60%;在水位埋深小于2m时,矿化度小于3.5g/l时,植被长势最好;第二步,遥感解译:采用遥感解译的手段,获取流域现状年的地下水位埋深小于Hm的湿地区域的面积在丰水年条件下,为Akm2;通过水位模型模拟得出流域平水年的湿地区域的面积为Bkm2;而最小流量枯水年条件下,湿地面积为Ckm2,枯水年较丰水年的湿地面积萎缩了17.9%,该萎缩比率为湿地面积的自然变动比率;第三步,获取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转化量:通过同位素222Rn质量平衡质量平衡、测流、温度热量平衡、地下水位波动法手段获取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转化量为Dm3/d;第四步,获取相关参数:采用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的方法获取地下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影响半径(R)、给水度(μ)和水力坡度(I)参数;第五步,计算、绘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曲线,确定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将所取得的参数,输入建立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中,进行长系列的数值模拟计算出不同地下水开采量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结合湿地变化与地下水位的对应关系的生态约束条件得出湿地面积的变动比率,将地下水开采量作为变量,湿地面积变动比率作为因变量,绘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曲线,最终确定出拐点处的对应的地下水开采量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未经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211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雨水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洗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