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电场条件下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5096.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书海;王卅;王慧;王加宁;李凤梅;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39;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电场条件下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菌剂由荧光假单胞菌与海旋菌分别发酵混合获得;其中,荧光假单胞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本发明在电动修复的施加电场条件初期,补给耐电石油烃降解菌剂,当电场中土壤内电流强度≤10~30mA时,补给耐盐石油烃降解菌剂,补给后使土壤内细菌微生物数量达到耐电菌株施加后含量的100~130%。耐电及耐盐菌剂的制备及应用有效利用石油烃降解菌的耐电与耐盐特性,针对电场条件下的电动修复过程特征进行特异性施用,有效匹配菌剂性能与土壤修复条件,特别针对于石油污染盐渍土壤的石油烃降解去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场 条件下 石油 污染 土壤 修复 及其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电场条件下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菌剂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与海旋菌(Thalassospira xianhensis.)分别发酵混合获得;其中,荧光假单胞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M2011260,保藏日期为2011年7月22日,分类学命名Pseudomonas fluorescens;海旋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1.6849,保藏日2008年9月15日,分类学命名Thalassospira xianhensi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150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