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林蓄积生产潜力及其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8633.2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符利勇;唐守正;雷相东;段光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林蓄积生产潜力及其计算方法,在断面积生产潜力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蓄积生产潜力指标,详细给出该指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指标进行验证,首先给出了蓄积生产潜力的概念;假定林分为等株生长,利用数学理论推导出蓄积生产潜力计算方法,详细给出了该指标的计算流程,以整个吉林省栎类混交林和慢阔类混交林共1912个面积为0.06公顷的固定样地的4次连续观测数据为实例对蓄积生产潜力指标进行验证与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性好,计算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潜力 蓄积 混交林 验证 连续观测 数学理论 固定样 推导 栎类 生长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名称,该方法在计算特定年龄蓄积生产潜力时,需要给定以下已知信息:(I)特定林分类型对应的断面积生长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结果。
其中,fG为断面积生长模型,G、T、S和H分别表示林分断面积、林分平均年龄、林分密度指数和林分优势树高,
为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参数估计值。(I I)特定林分类型对应的蓄积生长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结果。
其中,M、T、S和H分别表示林分蓄积、林分平均年龄、林分密度指数和林分平均树高,
为林分蓄积生长模型参数估计值;(I I I)特定林分类型对应的树高—年龄方程及其参数估计结果。
其中,fH为树高方程,
为树高方程对应的参数估计值。(I V)给定林分所处的立地类型(或立地级组,本研究用group表示)。(V)给定所要计算的特定林分年龄T0。(VI)给定密度指数S搜索区间,其特征在于,在给定已知条件(I)‑(VI),利用黄金分割法(袁亚湘,1997)求解T0所对应的蓄积生产潜力,详细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给定S区间[Sup,Smin],允许误差e,group,T0,迭代次数t=1,树高方程及参数估计值
断面积生长模型及参数估计值
蓄积生长模型及参数估计值
计算四个分点对应的林分密度指数初始值:![]()
![]()
![]()
第二步:利用子程序A(见下文),分别计算:![]()
![]()
![]()
第三步:如果
且
则![]()
![]()
![]()
如果
且
则![]()
![]()
![]()
返回第二步,重新计算,否则停止计算,即
分别为在年龄T0时对应的蓄积生产潜力以及相应的林分密度指数。子程序A:主要作用为给定S0,计算T0对应的蓄积生长量MI。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M0和N0。(1)已知T0,计算H0
(2)已知T0,S0和H0,计算G0
(3)由等式(假定密度指数系数β=1.605,以下类同)
得到
(4)已知T0,S0和H0,计算M0
第二步、M1(T0+1年)的计算。本研究假定林分为等株生长,即林分初始株数和1年以后的株数相同N1=N0。本研究中为了与林业实际应用相一致,需对N0进行约束,即当N0≤3000,N0=N0,否则N0=3000。根据T1=T0+1计算M1:(1)已知T1和
计算H1
(2)已知H1、T1、N1和
变量G1、S1和D1满足方程组:
化简上式,如果对D1求解,目标函数为:
如果对S1求解,目标函数为:
利用二分法算法(袁亚湘,1997)计算上述等式,得到D1或S1。(3)已知T1、S1、H1和
计算M1
第三步、MI计算。利用下式计算得到MI=M1‑M0以上算法已用程序实现,并在ForStat软件上创建了“林分潜在生产力计算”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863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