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水稻株距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7362.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丁维龙;谢涛;金梦杰;陈凯;徐彬;徐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水稻株距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已有的单株水稻的功能结构模型,利用GroIMP平台,根据嵌套辐射度算法和逆向蒙特卡洛光线跟踪算法构建其光辐射模型,模拟光线在场景中受到不同介质遮挡时的传输过程,计算群体中单株植株冠层的光照截获量,从而构建出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水稻群体生长模型;2)基于遗传算法的株距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遗传编码(2.2)初始化种群;(2.3)遗传操作,得到适宜该种水稻的产量较高株距和行距。本发明在以产量为优化标准的前提下达到了种植株距的最优或次优,解决了田间试验耗时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模型 水稻 株距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水稻株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已有的单株水稻的功能结构模型,利用GroIMP平台,根据嵌套辐射度算法和逆向蒙特卡洛光线跟踪算法构建其光辐射模型,模拟光线在场景中受到不同介质遮挡时的传输过程,计算群体中单株植株冠层的光照截获量,从而构建出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水稻群体生长模型。2)基于遗传算法的株距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遗传编码:在水稻株距优化的算法中,植株群体的株距和行距是遗传因子的组合,采用二进制对个体的株距和行距进行编码,遗传因子的每个信息位均为0或1;(2.2)初始化种群:我们需要在问题的解空间中进行均匀的采样,随机获得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初始化种群;(2.3)遗传操作:遗传操作包括交叉、变异和选择三种方式,以此来模拟自然界中物种的自然选择,从而使程序的运算结果不断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7736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