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群体调节能力的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6323.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道杰;冯毅;张玲丽;许小宛;姚俭昕;高雅洁;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品种群体调节能力的鉴定方法。包括:以黄淮地区当地正常播期为第一播期,再间隔25‑30天为第二播期;以黄淮当地第一播期的正常播种密度为第一播种量,以正常播种密度1/2为第二播种量;第二播期的播种量与第一播期的第一播种量相同;按照第一播期的第一播种量、第二播种量以及第二播期的播种量,分别播种待鉴定小麦品种和对照品种,对照品种为小偃6号和周麦18;在各品种抽穗开花后在其灌浆中后期记录各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量;在相同播种期和播种量下对比待鉴定小麦品种与对照品种各自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量以确定待鉴定小麦品种的群体调节能力。本发明方法可快速、准确鉴定黄淮地区小麦品种的群体调节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群体 调节 能力 鉴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小麦品种群体调节能力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黄淮地区当地的正常播期为第一播期,其结束后间隔25‑30天后为第二播期;以黄淮地区当地第一播期的正常播种密度为第一播种量,以所述正常播种密度的二分之一播种密度为第二播种量;所述第二播期的播种量与所述第一播期的第一播种量相同;按照所述第一播期的第一播种量、所述第一播期的第二播种量及所述第二播期的播种量,在黄淮地区分别播种待鉴定小麦品种和对照品种,所述对照品种为小偃6号和周麦18;在各品种抽穗开花后,在其灌浆中后期观察并记录各品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的数量,单位为个/m2;在相同播种期和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对比所述待鉴定小麦品种与所述对照品种各自单位面积有效穗的数量以确定所述待鉴定小麦品种的群体调节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2632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地摩托车
- 下一篇:一种无公害耐热高产水稻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