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氧化锌/钒酸锂负极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7527.7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廖健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用氧化锌/钒酸锂负极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先制备钒系前驱体及锂系前驱体,将二者与纳米纤维状纳米纤维状氧化锌在球磨机中混合,并采用微波加热煅烧生成氧化锌/钒酸锂复合材料。该方法通过纳米纤维状氧化锌对钒酸锂进行改性,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高倍率放电性能及电子迁移率,在烧结过程中由于两种材料的吸波率不同,内部应力增大,退火后出现较多的微孔、裂纹,增加Li离子脱嵌通道,同时本方法采用球磨机及微波加热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能耗低、无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氧化锌 钒酸锂 负极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电池用氧化锌/钒酸锂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是通过纳米纤维状氧化锌对钒酸锂进行改性,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高倍率放电性能及电子迁移率,在烧结过程中由于两种材料的吸波率不同,内部应力增大,退火后出现较多的微孔或裂纹,增加Li离子脱嵌通道;其制备的步骤为:(1)钒系前驱体的制备:称取五氧化二钒,在有机醇溶剂中加热回流4~6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磷酸,继续加热回流6~8h,经冷却、过滤及洗涤,在80~100℃下真空干燥20~24h,得到钒系前驱体;(2)锂系前驱体的制备:将过量磷酸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0%左右,加入铁片并升温,待反应至溶液pH值为2~4时,停止加热并加入双氧水,产生大量磷酸铁沉淀,静置澄清后进行分离,并在180~220℃下对沉淀物干燥10~15h,得到脱水磷酸铁粉末;将磷酸铁粉末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550~650℃,聚乙烯醇分解后得到无定形磷酸铁;加入锂源和碳源,混合均匀,加热至700~800℃继续煅烧8~12h,制得锂系前驱体;(3)将纳米纤维状氧化锌、钒系前驱体及锂系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充分混合均匀;置于刚玉坩埚中,放入微波炉进行加热煅烧,其中微波功率为400~600W,微波频率为2000~3000MHz,反应时间为3~5min,制得氧化锌/钒酸锂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075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组件及智能终端
- 下一篇: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