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连接的混合波束赋形架构和编码器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7798.4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峰;张笛笛;肖宇;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6;H04L2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连接的混合波束赋形架构和编码器设计算法及实现装置。首先基于连续干扰消除思想的非约束混合编码器的设计,设计最优的混合编码矩阵;其次在最优的混合编码矩阵已知的情况下,基于次优化的约束混合编码器设计约束的混合编码矩阵,就可以获得整个系统的模拟编码矩阵和数字编码矩阵。该算法可以在降低系统硬件实现复杂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系统的频谱效率,并且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连接 波束 赋形 架构 编码器 设计 | ||
【主权项】:
一种混合连接的混合波束赋形架构和通用于现有架构的混合波束赋形算法,该架构特征在于硬件消耗和实现复杂度介于全连接和部分连接架构之间,全连接架构和部分连接架构是其特殊形式,并且该架构具有更好的能量效率。该算法特征在于同时适用于上述三种架构,根据连续干扰消除的思想得到非约束的混合编码矩阵,通过约束和非约束编码之间的近似关系得到约束和非约束子阵列混合编码子矩阵之间的近似关系,通过对矩阵进行极分解获得次优的混合模拟和数字编码矩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477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