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8747.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琪;杨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秋种冬收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播种时间、栽培种制作、搭第一层遮阳棚、整地、播种、布置滴管、补充营养基质、覆盖保湿材料、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及管理、搭第二层保温棚和幼菇管护等步骤。该技术进一步规范了梯棱羊肚菌栽培方法标准、实现了第一茬菇原基分化量达600~1000个/平方米,幼蕾成菇率10~13%;并将其第一茬菇的采收周期缩短至60~100天。 | ||
搜索关键词: | 羊肚菌 梯棱 栽培 播种 滴管 保湿材料 菌丝培养 营养基质 原基分化 周期缩短 保温棚 第一层 栽培种 遮阳棚 采收 菇率 管护 幼菇 幼蕾 原基 整地 诱导 补充 覆盖 制作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确定播种时间、栽培种制作、搭第一层遮阳棚、整地、播种、布置滴管、补充营养基质、覆盖保湿材料、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及管理、搭第二层保温棚和幼菇管护步骤;所述的栽培种制作步骤是取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且原基数量多、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梯棱羊肚菌原种,采用常规羊肚菌栽培种生产方法制成梯棱羊肚菌栽培种;所述的搭第一层遮阳棚步骤是用常规钢架大棚建造方法,在一亩平地上依据风向搭建高2.8~3.5m,长80m,宽8m的钢架结构,并在钢架顶部覆盖六针加密遮阳网,四周加盖防虫网或低密度遮阳网,制成抗风雪效果优良,通风、透气性好的栽培凉棚;所述的整地步骤是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强、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每亩施磷酸二氢胺10~20kg、腐殖质100~500kg和钾肥5~10kg;并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5~0.8m,厢面间距0.2~0.3m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在畦面上挖出2~3条5~10cm深的V型播种沟;所述的播种和布置滴管步骤是:每亩将150~300kg栽培种粉碎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用土覆盖3~7cm;常规播种后,将普通滴灌管带及时覆盖在播种沟的土壤上面,并用滴灌管带将土壤滴至沟中有水均匀溢出;所述的补充营养基质步骤是每亩添加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基质600~1000kg,所述培养基质为:麦粒39~59%,木屑10~15%,稻壳或农作物秸秆20~30%,腐殖土10~15%,轻质碳酸钙1%;所述的覆盖保湿材料步骤是覆盖松针、农作物秸秆、黑色或白色地膜;所述的菌丝培养步骤是控制土壤湿度50~60%,土壤温度15~20℃,棚内温度10~25℃,空气湿度60~80%;所述的原基诱导及管理步骤是:播种60~70天后,除去营养包,并用滴灌管带按流量0.5~2kg/h˙m2连续进行10~25h原基诱导,共1~3次,每次间隔3~7天;同时给予棚内充足的氧气,控制土壤温度8~15℃,棚内温度15~20℃,空气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200LX;所述的搭第二层保温棚步骤是用常规小拱棚建造方法,顺着厢面搭建高0.5~0.8m,宽0.6~0.8m,长度不限的竹片或塑料支架拱棚,并用白色保温薄膜覆盖四周;所述的幼菇管护步骤是:白天开启第一层棚背阳面通风口,并依据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开启或关闭第二层小拱棚两侧膜,保持棚内土壤温度4~13℃,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7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第二层小拱棚内温度不超过22℃,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087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妹羊肚菌的标准化大田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工程土的混合搅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