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级起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5165.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峰;苏晓岩;李建冬;尹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3/04 | 分类号: | F15B13/04;F15B1/02;F41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龚颐雯;彭霜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级起竖系统,属于起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起竖系统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起竖臂容易超过外翻点的问题。其包括供油单元、三级液压缸、主动力支路和三条辅助动力支路;高压液压缸通过主动力支路和高压辅助动力支路与供油单元连通;高压液压缸和中压液压缸的伸出均先由对应的辅助动力支路推动,在接近该级液压缸最大行程时,切换至主动力支路;低压液压缸的伸出先由对应的辅助动力支路推动,在起竖臂的起竖角度接近90°时,切换至主动力支路推动,使得起竖臂的起竖角度到达90°,完成起竖。本发明提供的三级起竖系统可用于起竖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级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三级起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单元、三级液压缸以及相互并联的主动力支路和三条辅助动力支路;三条辅助动力支路分为高压辅助动力支路、中压辅助动力支路和低压辅助动力支路;所述三级液压缸分为高压液压缸、中压液压缸和低压液压缸;所述高压液压缸分别通过主动力支路和高压辅助动力支路与供油单元连通;所述中压液压缸分别通过主动力支路和中压辅助动力支路与供油单元连通;所述低压液压缸分别通过主动力支路和低压辅助动力支路与供油单元连通;高压液压缸和中压液压缸的伸出均先由对应的辅助动力支路推动,在接近高压液压缸最大行程时,切换至主动力支路,在接近中压液压缸最大行程时,切换至主动力支路;低压液压缸的伸出先由对应的辅助动力支路推动,在起竖臂的起竖角度接近90°时,切换至主动力支路推动,使得起竖臂的起竖角度到达90°,完成起竖;在起竖臂的起竖过程中,首先,高压辅助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与其连通的高压液压缸伸出,在高压液压缸接近最大行程时,高压辅助动力支路关闭,主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高压液压缸至最大行程;然后,中压辅助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与其连通的中压液压缸伸出,在中压液压缸接近最大行程时,中压辅助动力支路关闭,主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中压液压缸至最大行程;最后,低压辅助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与其连通的低压液压缸伸出,在起竖臂的起竖角度接近90°时,低压辅助动力支路关闭,主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低压液压缸伸出,使得起竖臂的起竖角度到达90°,完成起竖;所述辅助动力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阀、蓄能器和比例流量阀;所述开关阀的液体进口与所述供油单元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比例流量阀的液体出口与对应的一级液压缸的进油油路连通;在高压液压缸伸出过程中,高压辅助动力支路的开关阀和比例流量阀打开,高压辅助动力支路的蓄能器释放液油,推动与其连通的高压液压缸伸出;实时监测起竖臂的加速度,比例流量阀根据预设的开启曲线实时调节高压辅助动力支路的蓄能器的输出流量,使得起竖臂的加速度在限定的范围内;当监测到高压液压缸接近最大行程时,高压辅助动力支路的开关阀和比例流量阀关闭,主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高压液压缸至最大行程;在中压液压缸伸出过程中,中压辅助动力支路的开关阀和比例流量阀打开,中压辅助动力支路的蓄能器释放液油,推动与其连通的中压液压缸伸出;实时监测起竖臂的加速度,比例流量阀根据预设的开启曲线实时调节中压辅助动力支路的蓄能器的输出流量,使得起竖臂的加速度在限定的范围内;当监测到中压液压缸接近最大行程时,中压辅助动力支路的开关阀和比例流量阀关闭,主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中压液压缸至最大行程;在低压液压缸伸出过程中,低压辅助动力支路的开关阀和比例流量阀打开,低压辅助动力支路的蓄能器释放液油,推动与其连通的低压液压缸伸出;实时监测起竖臂的加速度,比例流量阀根据预设的开启曲线实时调节低压辅助动力支路的蓄能器的输出流量,使得起竖臂的加速度在限定的范围内;当监测到起竖臂的角度接近90°时,低压辅助动力支路的开关阀和比例流量阀关闭,主动力支路打开、释放液油,推动与低压液压缸伸出,使得起竖臂的起竖角度到达90°,完成起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651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绒用冷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适用于道岔设备的教学型实验盘及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