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碎片加密的大文件传输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4911.6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叶章龙;范渊;吴鸣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数据传输保护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碎片加密的大文件传输保护方法。该种基于碎片加密的大文件传输保护方法包括步骤:传输前进行碎片加密操作,对大文件进行保护;传输完成后进行碎片解密操作,对大文件进行解密使用。本发明不仅仅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了加密保护,而且接收到文件后也一样有保护效果,只有正常解密后才可以正常的使用;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不再需要加密,也明显的提高了传输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碎片 加密 文件传输 保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碎片加密的大文件传输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传输前进行碎片加密操作,对大文件进行保护,具体包括下述子步骤:步骤A:获取大文件的文件大小,以字节为统计单位;步骤B:根据步骤A中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对大文件以一定的拆分单位进行拆分,如果最后一份剩余的碎片不够拆分单位的大小,则直接独立成为一份碎片,获得大文件拆分而成的碎片;步骤C:根据步骤B的拆分结果,对拆分结果进行碎片位置和碎片长度的计算,即从第一份碎片开始先获取一个碎片位置,再在拆分单位长度的1%到2%的范围内随机取一个值作为碎片长度;依次获取步骤B拆分结果中所有碎片的碎片位置和碎片长度;步骤D:根据步骤C的计算结果,从大文件中抽取相应位置和长度的碎片数据,并在大文件相应的位置使用和碎片数据等长的随机数据进行填充;步骤E:将步骤D中抽取的所有碎片数据拼接在一起后,进行加密处理,形成碎片加密结果;步骤F:将步骤E获得的碎片加密结果,与步骤D获得的被用随机数据填充过后的大文件,进行合并形成最终的结果文件;步骤G:传输步骤F获得的最终的结果文件;步骤(2):传输完成后进行碎片解密操作,对大文件进行解密使用,具体包括下述子步骤:步骤H:获取到传输过来的加密文件;步骤I:将步骤H获取到的加密文件进行拆分,获取碎片加密结果和被用随机数据填充过后的大文件;步骤J:对步骤I获取的碎片加密结果进行解密,获取所有碎片的位置及相关的碎片数据;步骤K:根据步骤J获取的碎片数据及位置,对步骤I中获取的被随机数据填充过后的大文件进行还原处理,还原的结果即为所需的原始文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449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