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镓铟锡合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做为纳米马达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6022.9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9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贺强;李泽生;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范光晔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镓铟锡合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做为纳米马达的应用,属于微纳米马达的制备及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按照1g液态金属对应20mL分散介质投料,分散介质为去离子水、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使用探头式超声破碎仪进行超声破碎,超声功率控制在800~1000W,时间为3~6h,期间注意补充因超声空化损失的分散剂;超声结束后,将获得的分散系静置12h,使其充分老化;将老化后的分散系在750*G条件下离心3min,取上清液,上清液中即包含制备的液态金属纳米棒;制备得到液态金属纳米棒后,在酶促反应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可在分散系中进行可控聚集,获得具有图案化的群体行为的酶趋化的微纳米马达。 | ||
搜索关键词: | 镓铟锡 合金 纳米 制备 方法 及其 做为 马达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镓铟锡合金液态金属纳米棒作为酶‑电泳驱动的纳米马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镓铟锡合金纳米马达加入0.001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混合的数量浓度为105个/mL;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物加入准备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通道中,并在通道靠近一侧的位置放入准备好的掺杂了葡萄糖氧化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小块,水凝胶小块用医用止血胶粘在牙签上,使之固定并悬浮在通道内液体中,与液体接触但不与通道底部接触;步骤三、使用光学显微镜系统观察并记录镓铟锡合金纳米马达的运动情况,观察发现,加入掺杂了葡萄糖氧化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小块120min后,镓铟锡合金纳米马达出现了明显的聚集现象;步骤一中,镓铟锡合金纳米马达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照1g镓铟锡合金对应20mL分散介质投料,分散介质为去离子水、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步骤(二)、使用探头式超声破碎仪进行超声破碎,超声功率控制在800~1000W,时间为3~6h,期间注意补充因超声空化损失的分散剂,补充时使用的分散剂与本步骤开始时使用的分散剂配比相同;步骤(三)、超声结束后,将获得的分散系静置10~14h,使其充分老化;步骤(四)、将老化后的分散系在750*g条件下离心2~4min,取上清液,上清液中即包含制备的镓铟锡合金液态金属纳米棒,镓铟锡合金液态金属纳米棒的直径为50~200nm,长度为0.6~1.3μm;镓铟锡合金液态金属纳米棒即为镓铟锡合金纳米马达;步骤二中,聚二甲基硅氧烷通道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Ⅰ、在洁净的载玻片表面铺展预混完毕的二甲基硅氧烷单体/交联剂混合物,铺展层厚度为1mm,80℃下交联2h;步骤Ⅱ、交联完成后,取出载玻片,用手术刀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刻划出10mm*2mm的沟槽,作为通道备用;步骤二中,掺杂了葡萄糖氧化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小块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配置浓度为5mg/mL的海藻酸钠溶液,并在其中掺杂葡萄糖氧化酶,掺杂浓度为1mg/mL;步骤2、取步骤1中配制的溶液5mL,向其中加入5mol/L的氯化钙溶液0.2mL,迅速将该溶液混合均匀,并倒入洁净的塑料培养皿中;步骤3、静置,待海藻酸钙水凝胶固化以后,取出水凝胶,并切成1mm*1mm方块,浸泡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860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