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采巷道底板破坏范围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3025.2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享;曹健;郝高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采巷道底板破坏范围的确定方法,通过建立巷道底板破坏力学模型,给出了确定巷道底板破坏范围的方法,为底鼓型回采巷道选择合理有效的支护方案提供新技术。本发明紧密结合巷道底板变形破坏特征,通过建立巷道底板破坏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底板稳定性,并给出了稳定性判据。建立了巷道底板破坏范围计算模型,定量分析确定了巷道底板的破坏范围,可为类似回采巷道支护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借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采 巷道 底板 破坏 范围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回采巷道底板破坏范围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巷道底板破坏力学模型:建立巷道底板破坏力学模型:受岩体极限承载力P和底板上均布载荷q的作用,根据土力学地基极限承载力原理,把巷道底板极限平衡区分为主动极限区oac三角区、被动极限区odb三角区和过渡区cod扇形区,底板oac区与odb区分别处于主动和被动塑性应力状态;底板岩体破坏最大深度为hdmax;主动契体A上的最小主应力为σ3A,最大主应力为σ1A;被动契体B上的最小主应力为σ3B,最大主应力为σ1B;根据极限平衡条件,σ3A=σ1B;A区底板最大主应力σ1A为垂直应力,B区最大主应力σ1B为水平应力;巷道底板稳定性分析:被动契体B的最小主应力为σ3B=q,主动契体A的最大主应力为岩体极限承载力P,主动区滑移线边界角![]()
为岩石内摩擦角,c为内聚力;根据摩尔‑库伦强度准则:
将σ3B=q代入(1)式得:
由极限平衡条件σ3A=σ1B,得:
对主动契体A,根据摩尔‑库伦强度准则,有:
将(3)代入(4)得:
由σ1A=P,岩体极限承载力P为:
若巷道底板不采用任何处理,即q=0时:
借鉴双折减系数强度折减法提出底板强度折减系数η,折减后内聚力c*=ηc,折减后岩石内摩擦角
可得:
考虑巷道开挖后的支承压力峰值系数k,巷帮承受的载荷为P1:P1=kP0 (9)式中,P0为巷道原岩应力,单位为MPa;则巷道底板稳定性判据为:
(2)确定巷道底板破坏范围当巷道底板破坏,建立底板破坏范围计算模型,其中,L为巷帮下部底板极限平衡区宽度,单位为m;r0为主动极限区与过渡区共线oc边长,单位为m;rθ为过渡区螺旋半径,单位为m;hbd为巷帮底板破坏区深度,单位为m;hdmax为底板岩体破坏最大深度,单位为m;lmax为巷道底板破坏最深处与巷帮的距离,单位为m;由于△oac和△bod为等腰三角形,则有ac=oc=r0,可得:
主动契体A和被动契体B的滑移线为两组直线,主动区滑移线边界角
被动区滑移线边界角
而过渡区C的滑移线为一组对数螺线;其中心点为O,曲线方程为:
式中,θ为rθ与r0之间的夹角,单位为度;由于△oac和△bod为等腰三角形,可得:∠cod=π‑α‑β=π/2 (12)
则,过渡区的巷道底板破坏深度hd为:
当
时,hd达最大破坏深度,简化得:
可得:
将(16)代入(14)可得底板岩体破坏最大深度为:
当
时,巷帮底板破坏区深度:
将(10)代入(17)和(18),得:![]()
由(19)可以求得:
进而得到在
一定时,底板岩体破坏最大深度与巷帮下部底板极限平衡区宽度成线性增长;巷道底板破坏最深处与巷帮的距离lmax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5302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试衣镜
- 下一篇:一种拉伸式座屏红妆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