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五层框架结构的极向场电源控制软件开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8078.2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诗英;沈君;黄连生;高格;王广红;陈晓娇;王泽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五层框架结构的电源控制软件开发模型,包括有自顶向下依次分布的任务场景层、操作管理层、数据通信层、驱动抽象层和系统驱动层。本发明概括了电源控制领域的一般需求,基于框架模型的软件产品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安排层次与其中的软件模块,解决了电源控制系统复杂控制要求和控制软件的可扩张性、可移植性和开发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框架结构 电源 控制 软件 开发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五层框架结构的电源控制软件开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自顶向下依次分布的任务场景层、操作管理层、数据通信层、驱动抽象层和系统驱动层,所述的任务场景层是实现某个特定任务或工作场景,任务场景层是由操作管理层中多个软件模块配置组合而成;所述的操作管理层是处理和整合驱动抽象层所预处理的数据,解释和分发任务场景层所下达的指令;所述的数据通信层的动态数据总线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处理外部数据的通信接口和处理内部数据的内部接口的,其中处理外部数据的通信接口实现与外部通信数据的解包、打包、校验、转发功能,处理内部数据的通信接口则完成内部数据交换、融合、预处理、存储功能;驱动抽象层用于提炼常用硬件设备的一般接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软硬件环境,通过设置驱动抽象层来隔离软硬件变化而引起的软件代码变更,驱动抽象层也负责对原始采集数据的预处理,将其转换为内部的动态数据总线协议,将内部总线协议所下发的控制指令转换为系统驱动所能够识别的信号或设置;所述的系统驱动层根据当前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做不同的加载和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080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