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02575.1 申请日: 2017-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7361874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1
发明(设计)人: 彭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彭建华
主分类号: A61D1/00 分类号: A61D1/00;A61D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42000 新疆维吾***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属于生物实验用品制作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物模型的选取、生物模型准备、放入检测探头、模型制作、生物模型术后护理,通过优化生物模型技术制作方法,本发明具有缩短了造模时间、造模模拟精确、提高了造模的效率的优点。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蛛网膜 出血 模型 制作方法
【主权项】:
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模型的选取:取成年健康雄性动物,作为模型制作的原型材料,术前禁食过夜;(2)生物模型准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注射量按50mg/kg选取,将其置于动物手术台上仰卧位固定,维持体温在37℃左右,暴露右下腹部,备皮消毒皮肤,钝性游离暴露右侧股动脉,显微镜下将PE‑10管置入右侧股动脉,接入动物机能实验系统用于检测平均动脉压,缝皮、调整体位;(3)放入检测探头:动物取俯卧位,头皮矢状正中切口,游离骨膜,暴露颅骨,于中线旁3mm、右冠状缝后3mm处用磨钻开一个3×3mm2骨窗,生理盐水冲洗,水平放入颅内压探头,骨蜡封闭,中线旁6mm、左冠状缝后2mm垂直放置脑血流探头,胶水固定后缝合头皮;(4)模型制作:动物仰卧位,备皮消毒,颈部正中切口,分离皮下软组织及颈前肌群,充分暴露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及气管,钝性分离肌间隙,依次暴露并游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于远端结扎并断离颈外动脉,暴露颈内动脉,至能辨别颈内动脉与翼腭动脉分叉处即可,不游离颈内动脉及翼腭动脉,模型制作的操作步骤如下:a、整个操作过程使保持体温在37±0.5℃,室内温度维持在23—28℃,微型动脉夹于生物模型颈外动脉与颈总动脉分叉处夹闭动脉,在颈外动脉残端行一小型外科切口,放入5‑0 Prolene线至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分叉处;b、简单结扎颈外动脉残端,松开动脉夹;c、调整颈外动脉残端角度,使Prolene线进入颈内动脉,并到达颅内分叉部,感觉稍有阻力时向前继续进入1‑2mm,刺破大脑前动脉;d、迅速退出穿刺线,并观察生物模型库欣反应,并动态监测颅内压、脑血流及平均动脉压指标;e、结扎颈外动脉切口,消毒,缝皮;(5)生物模型术后护理:将制作完成的生物模型单独饲养,自由进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建华,未经彭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025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