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尘监测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87796.6 申请日: 2017-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7421861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李贺金 申请(专利权)人: 蒙城亿诺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5/06 分类号: G01N15/06;G01N15/02
代理公司: 合肥晨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2 代理人: 康培培
地址: 233500 安徽省亳州***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粉尘监测仪,包括减震支架、激光箱电源、控制台、激光箱体、控制线、减震基座、旋转台、激光台、校直激光管、集束激光管、导线框、凹槽、校直接收器、激光孔、减震壳、吸尘滤网套、上通道、警示灯、下通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信号接收箱体、前置板、开口、导轨台、测量接收管、透镜、滑槽、校准接收管、光钎、除尘阀、处理器、光电二极管、监测微机、电源箱、电池组、导线;其有益效果为(1)降低测量要求复杂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尘埃度、高温高震动木制品加工现场;(2)杜绝面对恶劣监测环境时光学信号衰减甚至是丢失的情况发生;(3)可通过反馈制动和警示保护装置;(4)扩大产品适用场景范围。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粉尘 监测
【主权项】:
一种粉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支架(1)、控制系统、激光系统、检测区、信号接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激光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均设置在减震支架(1)上,控制系统和激光系统连接,信号接收系统和激光系统通过检测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激光箱电源(2)、控制台(3);激光箱电源(2)设置在减震支架(1)上一端,控制台(3)设置在激光箱电源(2)顶端,且和激光箱体(4)一侧贴合;所述激光系统包括激光箱体(4)、控制线(401)、减震基座(402)、旋转台(403)、激光台(404)、校直激光管(405)、集束激光管(406)、导线Ⅰ(407)、导线框(408)、凹槽(409)、校直接收器(410)、激光孔(411)、前减震壳(5)、吸尘滤网套(501);所述激光箱体(4)设置在减震支架(1)上,减震基座(402)设置在激光箱体(4)内侧面,控制线(401)一端和减震基座(402)连接,另一端穿过激光箱体(4)侧面和控制台(3)连接,旋转台(403)和减震基座(402)连接,激光台(404)设置在旋转台(403)上,校直激光管(405)均匀设置在激光台(404)边缘,集束激光管(406)设置在激光台(404)正中心,减震基座(402)和导线框(408)通过导线Ⅰ(407)连接,导线框(408)穿过凹槽(409)分别和校直接收器(410)连接,校直接收器(410)和凹槽(409)嵌套连接,且竖直面位置与校直激光管(405)正对,导线框(408)、凹槽(409)、激光孔(411)均设置在激光箱体(4)内另一侧面,激光孔(411)穿透激光箱体(4)另一侧面,且竖直面位置与集束激光管(406)正对,前减震壳(5)一端和激光箱体(4)连接,另一端分别和上通道(6)、下通道(7)一侧连接,,吸尘滤网套(501)设置在前减震壳(5)内正中心,且和激光箱体(4)连接;所述检测区包括上通道(6)、上温度传感器(601)、上湿度传感器(602)、导线Ⅱ(603)、警示灯(604)、下通道(7)、下温度传感器(701)、下湿度传感器(702);所述上温度传感器(601)、上湿度传感器(602)均匀设置在上通道(6)内侧两端,导线Ⅱ(603)设置在上通道(6)顶端,警示灯(604)和导线Ⅱ(603)通过导线Ⅲ(921)连接,下温度传感器(701)、下湿度传感器(702)均匀设置在下通道(7)内侧两端;所述信号接收系统包括后减震壳(8)、信号接收箱体(9)、前置板(901)、测量开口(902)、测量滑槽(903)、测量导轨台(904)、测量接收管(905)、测量透镜(906)、校准开口(907)、校准滑槽(908)、校准导轨台(909)、校准接收管(910)、校准透镜(911)、校准光钎(912)、校准光电二极管(913)、除尘阀Ⅰ(914)、处理器Ⅰ(915)、测量光钎(916)、测量光电二极管(917)、除尘阀Ⅱ(918)、处理器Ⅱ(919)、监测微机(920)、导线Ⅲ(921)、导线Ⅳ(922)、电源箱(923)、电池组(924);所述后减震壳(8)一端分别和上通道(6)、下通道(7)另一侧连接,另一端和信号接收箱体(9)连接,信号接收箱体(9)设置在减震支架(1)上,前置板(901)和后减震壳(8)内侧嵌套连接,且前置板(901)和信号接收箱体(9)贴合连接,测量开口(902)设置在前置板(901)上部,且穿透信号接收箱体(9),测量滑槽(903)设置在测量开口(902)内,且和测量开口(902)底端贴合,测量导轨台(904)和测量滑槽(903)嵌套连接,测量接收管(905)设置在测量导轨台(904)上,测量透镜(906)和测量接收管(905)一端嵌套,校准开口(907)设置在前置板(901)中部,且穿透信号接收箱体(9),校准滑槽(908)设置在校准开口(907)内,且和校准开口(907)底端贴合,校准导轨台(909)和校准滑槽(908)嵌套连接,校准透镜(911)和校准接收管(910)一端嵌套,校准接收管(910)另一端和校准光电二极管(913)一端通过校准光钎(912)连接,校准光电二极管(913)另一端穿过除尘阀Ⅰ(914)和处理器Ⅰ(915)连接,除尘阀Ⅰ(914)设置在处理器Ⅰ(915)上,处理器Ⅰ(915)和监测微机(920)连接,测量接收管(905)另一端和测量光电二极管(917)一端通过测量光钎(916)连接,测量光电二极管(917)另一端穿过除尘阀Ⅱ(918)和处理器Ⅱ(919)连接,除尘阀Ⅱ(918)设置在处理器Ⅱ(919)上,处理器Ⅱ(919)和监测微机(920)连接,监测微机(920)设置在信号接收箱体(9)内底侧中心,导线Ⅲ(921)一端和监测微机(920)侧面底端连接,另一端穿过信号接收箱体(9)和控制台(3)连接,电源箱(923)和监测微机(920)通过导线Ⅳ(922)连接,电源箱(923)设置在信号接收箱体(9)内底侧一端,电池组(924)均匀设置在电源箱(923)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城亿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蒙城亿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77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