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基化多级反应器及烷基化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1848.0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袁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14/00;C10G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耿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涉及一种烷基化多级反应器及烷基化反应方法。该反应器包括具有特定结构的混合‑反应元件,在混合‑反应元件内液体催化剂与反应进料分别通过孔道以“对冲喷射”方式进入反应区进行混合反应,能够使反应进料和液体催化剂在反应区内得到充分混合接触,混合和反应效率高,提高了选择性和产品质量,并且可实现多级反应,优化烷烯比,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反应器投资和占地面积;通过设置级间连通管,使液体催化剂和上一级反应产物的混合物经过下一级模块的反应进料区进入发生烷基化反应的第二液体通道,级间反应进料都通过第一液体通道进入第二液体通道,物料流向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流量比例匹配,更有利于烷基化反应效率的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化 多级 反应器 反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烷基化多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烷基化多级反应器包括壳体(1)、混合‑反应模块(4)、级间隔板(8)、第一级反应进料入口(10)液体催化剂入口(11)、级间反应进料入口(12)以及出料口(13);所述第一级反应进料入口(10)位于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出料口(13)位于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壳体(1)内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级所述混合‑反应模块(4);所述混合‑反应模块(4)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上隔板(15)、下隔板(16)以及多个混合‑反应元件(14),所述上隔板(15)和下隔板(16)的端边分别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以在上隔板(15)和下隔板(16)之间形成反应进料区(22),每一个所述混合‑反应元件(14)上下贯穿所述反应进料区(22)并分别与所述上隔板(15)和下隔板(16)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催化剂入口(11)设置于位于壳体(1)顶端的第一级混合‑反应模块(4)的上隔板(15)和下隔板(16)之间的所述壳体(1)上;所述级间隔板(8)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相邻两级的所述混合‑反应模块(4)之间,所述级间隔板(8)的端边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级间隔板(8)与相邻的上隔板(15)和所述壳体(1)内壁形成反应进料分配室(7),所述级间隔板(8)与相邻的下隔板(16)和所述壳体(1)内壁形成反应产物和液体催化剂收集室(6),所述级间隔板(8)具有向下延伸的级间连通管(9),以使相邻两级的所述混合‑反应模块(4)的反应产物和液体催化剂收集室(6)和反应进料区(22)连通;每个所述反应进料分配室(7)对应的壳体(1)上设置有级间反应进料入口(12);每一个所述混合‑反应元件(14)包括轴向设置的第一管状件(17)和第二管状件(18);所述第一管状件(17)的内部形成为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二管状件(18)套设在所述第一管状件(17)之外以在二者的管壁之间形成为第二液体通道(19);所述第一管状件(17)的底端封闭、管壁具有多个第一开孔、顶端具有第一开口(20);所述第二管状件(18)的管壁具有多个第二开孔、底端具有第二开口(21)、顶端与第一管状件(17)的顶端之间密封连接;上隔板(15)之上的空间仅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0)与所述混合‑反应元件(14)的内部空间流体连通,所述反应进料区(22)仅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19)流体连通,下隔板(16)之下的空间仅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1)与所述混合‑反应元件(14)的内部空间流体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718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