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制备铜掺杂三氧化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3460.8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马歌;陈志鸿;金名亮;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1F1/10;B01J23/888;C02F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法制备铜掺杂三氧化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包括如下步骤:S1.将偏钨酸铵溶于水,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铜盐溶液,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S2.将S1中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初纺纤维;S3.将S2中制备得到的初纺纤维煅烧后得到所述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参数可精确控制,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制得的铜掺杂三氧化钨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长径比大,形貌稳定,同时铜的掺杂极大地提高了三氧化钨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还具备优异的降解苯胺性能,在水体污染领域内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氧化钨 铜掺杂 复合纳米纤维材料 前驱体溶液 一步法制备 纤维 聚乙烯吡咯烷酮 形貌 复合纳米纤维 光催化降解 静电纺丝 绿色环保 偏钨酸铵 铜盐溶液 直径分布 长径比 苯胺 降解 煅烧 制备 掺杂 应用 | ||
【主权项】:
1.一步法制备铜掺杂三氧化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偏钨酸铵溶于水,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铜盐,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S2.将S1中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初纺纤维;S3.将S2中制备得到的初纺纤维煅烧后得到所述材料;S1中,偏钨酸铵与水的固液比为(0.2~0.6):1;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2)×106;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水的固液比为(0.1~0.3):1;S2步骤静电纺丝中,电压为20~30kV,接收距离为12~15cm,推进速度为0.01~0.2mL/min;铜相对于铜掺杂三氧化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5346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复投单晶硅成晶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摄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