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箱梁防撞护栏面板折弯模具及折弯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2648.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9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则明;黄金祥;钟辉;姬会东;方法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汪玮华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市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箱梁防撞护栏面板折弯模具及折弯制作方法,包括上模、下模和操作平台,上模包括顶板和上模板,上模板竖直设于顶板的底部中心,上模板的底端为下薄上厚的“V”型刀口,下模包括底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竖直设于底板顶部中心,下模板与上模板相对应设置,下模板的顶部设有“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与上模板的刀口相对应,操作平台设于下模板的一侧。本发明实现了钢箱梁防撞护栏背面板和迎撞面板的批量折弯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板 下模板 防撞护栏 钢箱梁 折弯 操作平台 折弯模具 刀口 上模 竖直 下模 底板 底板顶部 底部中心 背面板 底端 制作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折弯模具进行钢箱梁防撞护栏面板折弯制作的方法,所述折弯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操作平台,所述上模包括顶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竖直设于顶板的底部中心,上模板的底端为下薄上厚的“V”型刀口,所述下模包括底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竖直设于底板顶部中心,下模板与上模板相对应设置,下模板的顶部设有“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与上模板的刀口相对应,所述操作平台设于下模板的一侧,上模板两侧对称设有数块直角筋板,操作平台为“L”型板状结构,一端与下模板的一侧面相连,一端与底板的顶面相连,下模板由两块顶端设有坡面的子模板坡面相对固定组成,两块子模板的坡面形成所述“V”型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板料准备,钢箱梁防撞护栏面板包括背面板和迎撞面板,背面板表面有装饰性凹槽,迎撞面板表面有迎撞缓冲曲面,背面板和迎撞面板在折弯时根据图纸尺寸计算中心层尺寸并展开,按照实际中心层展开尺寸下料并按照图纸展开尺寸在面板表面利用墨斗弹数条折弯线;S2:折弯样板制作,利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切割一套不同角度的折弯样板并在折弯样板上做好角度标记;S3:背面板折制,将背面板板料放置于操作平台上,第一条折弯线与下模板的“V”型凹槽对正,上模板下移进行压折,利用折弯样板检验合格后,将背面板板料翻面,第二条折弯线与下模板的“V”型凹槽对正,上模板下移进行压折,利用折弯样板检验合格后,第三条折弯线与下模板的“V”型凹槽对正,上模板下移进行压折,利用折弯样板检验合格后,将背面板板料翻面,第四条折弯线与下模板的“V”型凹槽对正,上模板下移进行压折,利用折弯样板检验合格后,凹槽折制成型,将底端封口折弯线与下模板的“V”型凹槽对正,上模板下移进行压折,形成底端弯钩形封口端,利用折弯样板进行检验合格后,背面板整体成型;S4:迎撞面板折制,将迎撞面板板料放置于操作平台上,曲面折弯线与下模板的“V”型凹槽对正,上模板下移进行压折,利用折弯样板检验合格后,迎撞面板整体成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26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