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斑东风螺多层立体养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0830.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于刚;吴开畅;赵旺;王江勇;叶乐;杨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51 | 分类号: | A01K61/51;A01K61/53;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海口兴南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46002 | 代理人: | 林尤怀;戴巨龙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斑东风螺多层立体养殖的方法,其多层养殖笼由笼具顶盖、下层笼具、中层笼具、上层笼具、下层饵料管道、中层饵料管道和上层饵料管道组成;饵料管道固定于笼具顶盖上,饵料管道外部长度相同,养殖时饵料管口位于水面以上,饵料管道内部长度不同,下层饵料管道通向下层笼具、中层饵料管道通向中层笼具、上层饵料管道通向上层笼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适的方斑东风螺多层立体养殖笼具,在不增加单层养殖密度的基础上降低了单位产量能耗,有效的提高了单位水体的产出,与传统工厂化养殖相比,可增加养殖产量10%‑20%;养殖全程不使用消毒药物,所生产的商品螺健康、无公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风 多层 立体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方斑东风螺多层立体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养殖笼由笼具顶盖(1)、下层笼具(2)、中层笼具(3)、上层笼具(4)、下层饵料管道(5)、中层饵料管道(6)和上层饵料管道(7)组成;用直径1.5mm尼龙绳将80目纱网(8)固定在笼具内的底框和边框上,纱网(8)边缘高于笼底约5cm,笼具门(17)处用316不锈钢丝(9)固定;饵料管道(5、6、7)固定于笼具顶盖(1)上,饵料管道外部长度相同,养殖时饵料管口位于水面以上,饵料管道内部长度不同,下层饵料管道(5)通向下层笼具(2)、中层饵料管道(6)通向中层笼具(3)、上层饵料管道(7)通向上层笼具(4);饵料台为圆形,其圆形框架(10)采用304不锈钢丝制作,并在其上铺一层80目纱网(18),用尼龙绳将纱网(18)固定在圆形框架(10)上,用一根拉线尼龙绳(12)连接饵料台,提取拉线尼龙绳通过饵料管道(5、6、7)即可对上、中、下笼具(4、3、2)进行投饵及清理残饵;其养殖方法如下:①放苗的前期准备:A.养殖水环境与养殖笼具的准备:养殖用水为海域无污染的海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经过沙滤、沉淀后,注入养殖池;养殖池为长方形养殖池,池深70~80㎝,池内布设气管和进、排水管口,养殖用多层养殖笼、养殖池和养殖细沙均先行消毒洗净,将粒径为1‑2mm的细沙放入多层养殖笼具中,铺平,厚度为3‑4cm,将养殖笼整齐排列于养殖池中,每笼间距5cm;B.养殖用水与底沙活化:将养殖海水注入养殖池中,浸没多层养殖笼笼具顶盖(1)10~20cm,然后投放益生菌,每天流水2~3小时进行养殖用水和底沙活化3~7天后投放方斑东风螺苗;②方斑东风螺苗种放养与投喂策略:A.方斑东风螺苗种放养:选择壳高0.8~1.2㎝,规格差异不大,花纹较深,色泽亮丽,壳形完整,活力强的螺苗,消毒后放养,螺苗放养密度1000粒/m2;B.投喂方法:方斑东风螺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虾、蟹、贝类为辅;小杂鱼和蟹切块,虾和贝取肉,用橡皮筋将饵料固定饵料台上放入饵料管道中,每天投饵1次,16:00~17:00时投喂,一般投饵量为螺体质量的3~10%,根据水温、天气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后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检查残饵情况并记录,以调整下次投饵量,合适投饵量标准为投喂1小时后略有剩余,2小时后无残饵;C.停饵策略:第一个月每周停饵一天,以后每投喂3天停饵一天,遇台风、大雨极端天气停饵;23℃以下隔天停饵;③环境控制策略:A.光照控制:养殖区顶部和四周配置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5000Lx以下;B.水质管理:采用流水方式进行养殖,每天中午和晚上各流水1次,每次4‑8小时,每天换水率第一个月100%,第二个月150%,第三个月200%,第四个月及以后300%;每天投饵2小时后及时清除残饵、鱼骨杂物,以减少残饵污染;每7天排干池水一次,排出池底污物后立即加水,以保持池底积水良好水质;养殖水温22~30℃,海水pH值7.8~8.2,海水盐度25~33‰,保持连续充气,控制溶解氧5mg/L以上;养殖全程不使用消毒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08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血水蛭立体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扇贝笼拉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