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氢闸流管的高压纳秒脉冲触发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79472.0 申请日: 2017-07-17
公开(公告)号: CN107257209A 公开(公告)日: 2017-10-17
发明(设计)人: 孙玄;林木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H02M9/06 分类号: H02M9/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代理人: 杨学明;顾炜
地址: 230026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暂无信息 说明书: 暂无信息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氢闸流管的高压纳秒脉冲触发器,包括充电电源、脉冲形成回路、PFN网络、灯丝加热电路,脉冲触发器中的储能电容充电电压低,很好解决了普通脉冲触发器隔离变压器原边需要高压的问题,使得该脉冲触发器很容易紧凑化、小型化。脉冲形成回路采用快速的IGBT作为开启以及关断的开关,输出脉冲抖动小,幅值稳定,同时需要的IGBT耐压值低,成本低。脉冲触发器的输出脉冲经过PFN网络,可以方便的调节级电容、级电感以及级数,进而方便的改变输出脉冲的上升时间和脉宽。脉冲触发器集成了氢闸流管灯丝加热电路,该电路电流可精细地调节,同时隔离数十kV的高压。脉冲触发器为悬浮输出,可以满足需要正负脉冲的不同场合。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于 流管 高压 脉冲 触发器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氢闸流管的高压纳秒脉冲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源、脉冲形成回路、PFN网络、灯丝加热电路,其中:所述的充电电源给脉冲形成回路中的储能电容(C2)提供能量,该充电电源包括第一调压变压器(T1)、差模扼流圈(L1)、整流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所述的第一调压变压器(T1)副边一极、IGBT(Q1)发射极和储能电容(C2)一极共同接地;所述的储能电容(C2)为电解电容器,450V/220uF;所述的差模扼流圈(L1)为400mH,100W;所述脉冲形成回路,升压隔离变压器(T2)原边绕组、储能电容(C2)、IGBT(Q1)以及快恢复电阻(R2)组成RLC网络,在升压隔离变压器(T2)副边绕组产生高压脉冲;所述的升压隔离变压器(T2)采用高压点火线圈,230V/26kV;所述快恢复电阻(R2)在充电过程中与限流电阻(R1)一起作为充电电阻,在脉冲形成过程中,快恢复电阻(R2)、升压隔离变压器(T2)原边绕组、储能电容(C2)以及二极管(D2)组成回路,使得升压隔离变压器(T2)反向振荡电流快速变为零;所述的PFN网络,级电容充电至U,然后通过自击穿球间隙开关(S1)对氢闸流管栅极(R5)放电,若负载匹配则负载脉冲幅值为U/2,输出脉冲脉宽tp由级电容C、级电感L以及级数m综合确定PFN网络特征阻抗由公式确定,各级采用的电容为陶瓷电容,陶瓷电容的容值为470pF,各级电感由高压硅胶线绕制在绝缘管上制成,电感为1.175uH;所述的PFN网络中,第一隔直电容(C3)与第二隔直电容(C4)均为2.5nF,40kV DC,栅极限流电阻(R4)为25Ω,40W,第二隔直电容(C4)串联在自击穿球间隙开关S1的一端,第一隔直电容(C3)与栅极限流电阻(R4)串联后连接到PFN网络输出口的另一端;所述的灯丝加热电路,包括保险丝(F1)、第二调压变压器(T4)、工频高压隔离变压器(T3)、共模扼流圈(T5)以及灯丝(R6),所述的工频高压隔离变压器(T3),绕制在铁芯上,原边绕组为漆包线,副边绕组为高压硅胶线;所述的共模扼流圈(T5)为400uH,采用铁氧体磁心,双线并绕,绕制的线为高压硅胶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94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