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花/ITO电极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0089.4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岳红彦;王宝;高鑫;张宏杰;宋姗姗;关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30;G01N2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花/ITO电极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水热合成法、自动喷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本发明以导电玻璃(ITO)作为基底,氧化锌纳米花喷涂到ITO上,并在其表面沉积石墨烯。制备出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花/ITO电极应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好、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材料在生物感器中检测左旋多巴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氧化锌 纳米 ito 电极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花/TIO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水热合成法1)用蒸馏水作为溶剂分别配制浓度为0.03mol/L~0.07mol/L的硝酸锌溶液、0.03mol/L~0.07mol/L的六亚甲基四胺溶液、0.03mol/L~0.07mol/L的氨水溶液和3mmol/L~7mmol/L的聚醚酰亚胺溶液,并将四种溶液混合均匀后以450r/min~550r/min 的转速磁力搅拌3min~5min得到水热反应溶液;2)将步骤一1)得到的水热反应溶液倒入反应釜中,盖上反应釜盖子,在90℃~12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10~14h,然后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氧化锌纳米花,打开反应釜用蒸馏水将材料清洗干净,并将过滤后的氧化锌纳米花转移到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箱中在70℃~90℃下干燥1~3h得到氧化锌纳米花;二、自动喷涂法1)将0.01g~0.03g的氧化锌纳米花与20mL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氧化锌纳米花悬浊液;2)ITO分别在丙酮溶液、乙醇溶液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20min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干燥,将六块ITO导电玻璃固定在喷涂设备加热板上,用透明胶带将ITO导电玻璃夹电极线一侧覆盖,保证电极线与ITO导电玻璃直接接触;3)将分散均匀的氧化锌纳米花悬浊液置于喷枪中,采用自动喷涂法制备氧化锌纳米花/ITO电极,整个喷涂过程在10psi进气压下进行,喷嘴到ITO的距离为15cm,加热盘温度为100℃,喷涂过程中氧化锌纳米花悬浊液用微型搅拌器不断搅拌;三、化学气相沉积法将步骤二3)中得到的氧化锌纳米花/ITO电极放置在石英管式炉出气口一侧,在氩气保护下从室温以10℃/min~2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900℃~1100℃,在900℃~1100℃条件下保温40min~60min,在温度为900℃~1100℃时向管式炉中以10 sccm~20sccm的速率通入甲烷气体,然后将石英管式炉以10℃/min~20℃/min的冷却速率从900℃~1100℃冷却至室温,得到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花/ITO电极,其中步骤三所述的氩气的流速为450sccm~550sc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400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