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用熔体干法粒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8557.5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伟;贺文超;张宇;李雪琴;严志明;吕学明;党杰;张颖异;白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熔体干法粒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感应炉、旋转粒化系统、空气冷却系统、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和气体收集系统;感应炉通过感应线圈给石墨坩埚加热,准确控制进行实验的溶体温度;旋转粒化系统中熔融金属注入转盘,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带动转盘转动,使熔融金属粒化;空气冷却系统将粒化飞溅出来金属颗粒冷却;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对下落的金属颗粒金属收集;气体收集系统用于冷却金属颗粒的热空气。该实验装置可以用于研究熔体流量、熔体温度、粒化器参数和转速大小与粒化颗粒性质之间的关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用熔体干法粒 化装 | ||
【主权项】:
一种实验室用熔体干法粒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炉、旋转粒化系统、空气冷却系统、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和气体收集系统;感应炉:包括感应线圈(11)、石墨坩埚(2)和塞子(1);所述石墨坩埚(2)的底部具有用于熔体下流的孔,所述塞子(1)与所述孔滑动配合;所述感应线圈(11)通过支架固定,并布设成环状结构,用于给石墨坩埚(2)加热,所述石墨坩埚(2)设置在感应线圈(11)形成的环状结构中,石墨坩埚(2)与感应线圈(11)同轴设置;旋转粒化系统:包括雾化室(9)、转盘(4)、法兰(5)、连接轴(7)和驱动电机(12);所述雾化室(9)具有熔融金属注入口、金属颗粒出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熔融金属注入口设置在雾化室(9)的顶部,金属颗粒出口设置在雾化室(9)的底部;所述转盘(4)和法兰(5)位于雾化室(9)内部,转盘(4)固定在法兰(5)的上方,转盘(4)与熔融金属注入口相对设置;所述连接轴(7)设置在法兰(5)的下方,且其顶部与法兰(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与连接轴(7)连接,驱动连接轴(7)沿其中心轴转动;所述感应炉设置在雾化室(9)的上方,雾化室(9)的顶部且围绕熔融金属注入口设有一圈耐火砖(6),所述感应线圈(11)和石墨坩埚(2)设置在耐火砖(6)上;所述石墨坩埚(2)底部的孔与熔融金属注入口同轴设置;空气冷却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20)、气瓶(15)、多个空气喷嘴(17)和空气喷嘴安装结构;所述空气压缩机(20)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气瓶(15)的气体入口连通,气瓶(15)的压缩气体出口通过气管(16)与空气喷嘴(17)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空气喷嘴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架(8)和布风板(3);所述安装架(8)设置在法兰(5)的外周;所述布风板(3)固定在安装架(8)的顶部,所述布风板(3)为环形结构,且具有多个空气喷嘴安装孔(3‑1),所述多个空气喷嘴安装孔(3‑1)沿布风板(3)周向布设,且多个空气喷嘴安装孔(3‑1)的圆心所在圆位于转盘(4)顶部边缘外侧;金属颗粒收集结构:包括第一金属颗粒收集器(10);所述第一金属颗粒收集器(10)用于收集从雾化室(9)底部排出的金属颗粒;气体收集系统:包括热空气的收集器(19)和第二金属颗粒收集器;所述收集器(19)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与雾化室(9)上的空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金属颗粒收集器与连接,用于收集除尘产生的金属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4855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微米-纳米金属锂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