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丝棉杨柳绉织物的生产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42691.4 申请日: 2017-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7142590B 公开(公告)日: 2018-07-17
发明(设计)人: 瞿建新;刘梅城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D03D13/00 分类号: D03D13/00;D03D15/00;D06B3/04;D06M15/11;D06M15/333;D06M101/06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徐激波
地址: 2260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天丝棉杨柳绉织物的生产工艺,原料如下:经纱为9.7tex的精梳棉,纬纱为18tex的天丝棉,天丝棉的混纺比为天丝/棉65/35,选用平纹作为织物的基础组织;其中:经纱工艺流程为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纬纱工艺流程为络筒、加捻、定型、织造。本发明中的天丝棉杨柳绉,经纱使用细特棉纱,纬纱使用天丝棉强捻纱,织物经过高温松式后整理,形成犹如春天“倒垂杨柳”的花纹,其绉折效果远优于泡泡类织物,与纯棉杨柳绉织物相比,织物更加柔软、滑爽、飘逸,而且保形性好,是一款高档时尚的内衣面料,其产品附加值高。
搜索关键词: 丝棉 纬纱 杨柳 绉织物 经纱 工艺流程 织造 络筒 生产工艺 平纹 松式后整理 基础组织 内衣面料 保形性 混纺比 精梳棉 强捻纱 穿综 纯棉 加捻 浆纱 棉纱 泡泡 天丝 整经 定型 花纹 柔软 时尚
【主权项】:
1.一种天丝棉杨柳绉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如下:经纱为9.7tex的精梳棉,纬纱为18tex的天丝棉,天丝棉的混纺比为天丝/棉65/35,选用平纹作为织物的基础组织;其中:经纱工艺流程为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纬纱工艺流程为络筒、加捻、定型、织造;具体操作如下:(1)络筒:选用HS‑101CS半自动络筒机,该络筒机是筒子纱喂入,9.7tex的精梳棉的络筒工艺为:络筒速度为600m/min,络筒张力垫圈的重量为7.4g;18tex的天丝棉的络筒速度为700m/min,络筒张力垫圈的重量为11g;纱线断头后使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2)整经:使用SGA211型高速分批整经机,该型整经机的筒子架的容量为720只,经纱有一种颜色,全幅经纱根数为4466根,整成7只经轴,整经配轴为638*7,整经张力是通过改变纱线包围角来调节的,可分成11档,档次越高,整经的附加张力越大,本织物生产时,筒子架分成4段,由于经纱较细,单纱强力较低,从前往后,附加张力依次为5档、4档、3档、2档;整经速度控制在470m/min,为保证整经时片纱张力的稳定,采用集体换筒;(3)浆纱:使用ASG365型两单元浆纱机进行浆纱,浆料配方为:变性淀粉浆料62.5kg,PVA1799浆料37.5kg,调浆容积860dm3,浆液的粘度10‑11S,上浆率9%,前压浆辊压力为18KN,后压浆辊压力为14KN,浆纱速度控制在50‑55m/min,高温上浆,浆槽温度控制在95℃‑98℃,浆纱回潮率控制在7.0±0.5%,上浆率控制在8%‑9%,后上蜡为0.2%;(4)穿综:使用4页综框,顺穿,地组织每筘2入,边组织每筘3入;(5)纬纱的加捻:天丝棉杨柳绉的纬纱为18tex的天丝棉,为了使织物横向起绉,纬纱要用强捻纱,天丝棉原有的捻度为80捻/10cm,为了使织物的起绉效果好,需要将天丝棉的捻度增加到147捻/10cm,使用RF321型短纤维倍捻机,锭子转速为12000r/min,锭子回转一周加2个捻,倍捻速度为35.8m/min;(6)纬纱的定型:具体工艺为:天丝棉强捻纱加入定捻锅内后,加入水,抽真空至400pa,给定捻锅内的水加温至65℃,保温20分钟,继续加温至80℃,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锅内的压力会增加,再次抽真空至500pa,再保温20分钟,即可将天丝棉纱取出待用;(7)织造:选用GA708型喷气织机织制,织机车速为520r/min;开口时间:选用中开口,开口时间确定为310°,使用中开口,纬纱的飞行时间比较充足,有利于引纬;双喷嘴织制:纬纱为18tex的天丝棉筒染纱,为防止纬纱色差,在织物上形成色档,生产时要使用双喷嘴混纬工艺,解决纬纱的色差问题;引纬工艺:(1)辅喷隔距:辅喷隔距控制在6cm以内,每组四只辅喷,本织物生产时使用7组辅助喷嘴;(2)喷气压力:主喷压力控制在0.3‑0.35Mpa,辅喷压力控制在0.35‑0.4Mpa;(3)喷气引纬时间:纬纱始飞行角为95°,纬纱到达角控制在200°‑210°之间;(4)微风:纬纱为18tex强捻纱,极易回缩,一旦由于微风小,纬纱退出主喷嘴,就会出现纬向停台,因此微风要偏大控制,微风的压力要控制在0.10‑0.11Mpa之间;经纱断头的控制:(1)后梁高度:由于经纱较细,经向断头较多,尤其是在后梁高度较高时,底层经纱承受较大的张力而导致脆断,因此生产时要适当降低后梁高度,后梁高度为‑1刻度,杨柳绉织物生产时,不需要使用高后梁,高后梁有利于打紧纬纱,本织物纬密比较小,纬纱容易打紧,因此采用中后梁,后梁低有利于梭口清晰,对引纬有利;(2)梭口长度:延长后部梭口的长度,将停经架移至最后位置;(3)上机张力:上机张力为75kg;纬向停台的控制:解决纬织缩:一是要用足8根捕边纱,二是调节右绞边的综平时间,在不引起纬向停台的情况下,右绞边平综时间以早为宜,本织物生产时,右绞边综平时间控制在275°;车间湿度偏大控制:控制在70%‑78%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426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