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布的上胶烘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1212.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8/16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4407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布的上胶烘干工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玻纤布在复合后易产生脱胶的问题。本玻纤布的上胶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A、进料:对玻璃纤维基布和无纺布进行同时牵引进料;B、预热:通过预热装置对玻璃纤维基布和无纺布进行预热;C、上胶:对玻璃纤维基布和无纺布进行上胶;D、复合:通过复合辊组将上胶后的玻璃纤维基布和无纺布进行复合;E、烘干:将烘干箱内复合后的玻纤布进行烘干;F、出料:将烘干后的玻纤布进行卷收。它在上胶复合之前对玻纤布的原料进行预热,从而在上胶时,能够使得胶水能够完全渗透到玻纤布原料上,保证玻纤布生产中的粘合牢固性,提高玻纤布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纤布 烘干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玻纤布的上胶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A、进料:对玻璃纤维基布和无纺布进行同时牵引进料;B、预热:通过预热装置(4)同时对玻璃纤维基布的底面和无纺布的顶面进行预热,所述预热装置(4)包括均制为中空管状结构的第一预热辊(41)和第二预热辊(42),所述烘干箱(61)内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器(62),烘干箱(61)的顶部具有散热口(73),烘干箱(61)的底部设置有回气口(611),所述预热装置(4)包括均制为中空管状结构的第一预热辊(41)和第二预热辊(42),所述第一预热辊(41)的一端、第二预热辊(42)的一端均与散热口(73)相连通,所述第一预热辊(41)的另一端、第二预热辊(42)的另一端均与回气口(611)相连通,所述第一预热辊(41)的一端、第二预热辊(42)的一端和第一连接管(19)通过第一四通管(15)相连通,所述第一四通管(15)的第四个管口上连接有进气阀(17);C、上胶:同时对玻璃纤维基布的底面和无纺布的顶面进行上胶;D、复合:通过复合辊组(63)将上胶后的玻璃纤维基布和无纺布进行复合;E、烘干:将烘干箱(61)内复合后的玻纤布进行烘干,所述烘干箱(61)顶部具有散热腔(71),所述散热腔(71)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腔(711)和若干个第二散热腔(712),各第一散热腔(711)和各第二散热腔(712)依次间隔设置且相互连通,每个第一散热腔(711)和第二散热腔(712)各位于一个燃烧器(62)的上方,且第一散热腔(711)的底面和第二散热腔(712)的底面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散热腔(711)底面和第二散热腔(712)的底面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散热腔(711)底面较高的一端具有向下敞口的第一进风口(7111),第二散热腔(712)底面较高的一端开设有向下敞口的第二进风口(7121),所述第一进风口(7111)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门板(7112),所述第二进风口(7121)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门板(7122),所述烘干箱(6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温度感应器(21),所述温度感应器(21)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门板(7112)和第二开关门板(7122)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F、出料:将烘干后的玻纤布进行卷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012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桩工程用自动式沉降量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手扶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