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薄带连铸高磁感、低铁损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6003.8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波;焦海涛;张元祥;方烽;卢翔;曹光明;李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8/12;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薄带连铸的高磁感、低铁损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钢水成分是:C≤0.005%,Si 2.6~3.2%,Mn 0.005~0.3%,Al 0.1~0.5%,P 0.005~0.05%,S≤0.003%,N≤0.003%,O≤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无取向硅钢的厚度为0.10~0.20mm,其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薄带连铸、酸洗、温轧、两阶段冷轧、成品退火及涂层处理。本发明基于双辊薄带连铸技术,消除常规的铸坯再热及热轧工艺,通过对铸带中柱状晶比例、温轧、冷轧压下量的控制,增强退火板中有利的{100}及{110}<001>织构,改善板形及组织均匀性,提高磁性能。本发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产品磁感高、铁损低。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薄带连铸高磁感 低铁损薄 规格 取向 硅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薄带连铸高磁感、低铁损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薄带连铸:将真空冶炼炉中冶炼好的钢水从中间包浇入由两个旋转的结晶辊和两块侧封板组成的熔池内,直接凝固形成1.5~2.5mm的铸带;钢水浇注温度为1530~1570℃,铸辊材质为钢辊,拉速为6~10m/min,铸带出辊后以40℃/s以下的速度冷却至700~750℃,然后进行卷曲,使获得铸带中柱状晶比例达70%以上;(2)酸洗:将铸带进行酸洗,去除氧化铁皮,酸洗液中HCl含量为100~200g/L,温度为70~85℃;(3)温轧:将铸带进行2~3道次温轧,温轧温度150~200℃,道次压下率13~25%,总压下率30~50%;(4)冷轧:冷轧总压下率为80%~95%,采用两阶段冷轧,第一次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35%~75%,冷轧道次控制在2~5道,道次压下量15~25%;然后进行中间退火,温度为900~1050℃,时间3~6min,保护气氛为N2;随后进行第二次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42%~87%,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9~14%,其它道次压下量为15~25%;(5)退火:在体积比N2:H2=3:1的保护气氛下进行成品退火,先以40~60℃/s的速度升至700~850℃,再以20~35℃/s的速度升至900~1050℃,保温3~6min,张力控制在0.1~0.6MPa;然后以35℃/s以下的速度冷至室温,经涂层后得到无取向硅钢成品;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钢水成分是:C≤0.005%,Si 2.9~3.2%,Mn 0.005~0.3%,Al 0.15~0.5%,P 0.005~0.05%,S≤0.003%,N≤0.003%,O≤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铁损值P15/50为1.95~2.26W/kg,P10/400为11.5~15.1W/kg,磁感值B50为1.69~1.73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600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