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0087.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晶;汪磊;王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吸收器、循环泵、第一节流装置、换热器、发生器、回热器、第二发生器、三股流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太阳能集热模块、冷凝器、蝶阀、第一循环水泵、止回阀、射流器、柴油机、发电机、液泵、蒸发器、第三节流装置、第二循环水泵、冷水塔。本发明通过采用喷射器与太阳能集热等装置实现对柴油机尾气余热与太阳能的吸收与利用,在能源日益紧张与节能环保的今天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吸收 制冷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吸收器(1)、循环泵(2)、第一节流装置(3)、液‑液热管式换热器(4)、第一发生器(5)、气‑气换热器(6)、三股流换热器(7)、第二节流装置(8)、太阳能集热装置(9)、冷凝器(10)、止回阀(11)、第一循环水泵(12)、蝶阀(13)、喷射器(14)、柴油机(15)、发电机(16)、第二循环泵(17)、第二发生器(18)、蒸发器(19)、第三节流装置(20)、循环水泵(21)、水箱(22),其特征在于:气‑气换热器(6)与第二节流装置(8)之间设有三股流换热器(7);第二发生器(18)与冷凝器(10)之间设有喷射器(14),第一发生器(5)与三股流换热器(7)之间设有气‑气换热器(6),第一发生器(5)、太阳能集热装置(9)、冷凝器(10)、蝶阀(11)、第一循环水泵(12)、止回阀(13)、组成循环回路,为加热NH3—H2O—LiBr三元溶液提供热量,热水从太阳能集热装置(9)流出进入第一发生器(5)换热后,经过蝶阀(13)、第一循环水泵(12)、止回阀(11)进入冷凝器(10)吸收冷凝器(10)冷凝热流入太阳能集热装置(9);吸收器(1)、循环泵(2)、第一节流装置(3)、液‑液热管式换热器(4)、第一发生器(5)、气‑气换热器(6)、三股流换热器(7)、第二节流装置(8)组成吸附式制冷循环,NH3—H2O—LiBr三元浓溶液经循环泵(2)进入液‑液热管式换热器(4)加热后流入第一发生器(5)被来自太阳能集热装置(9)继续加热,NH3蒸汽进入气‑气换热器(6)换热从三股流换热器(7)d进口流入三股流换热器(7)继续进行热交换后从三股流换热器(7)c出口流出,经过第二节流装置(8)节流后三股流换热器(7)b进口进入三股流换热器(7),再从三股流换热器(7)a出口流出,进入气‑气换热器(6)过热后进入吸收器被吸收,需要进行低温处理的介质从三股流换热器(7)e进口进入,从三股流换热器(7)f出口流出;柴油机(15)与发电机(16)相连,发电机(16)与第二循环泵(17)为其提供电力,柴油机(15)尾气管道进入第二发生器(18)为其提供加热制冷剂热量,第二发生器(18)出口与喷射器(14)相连,高温制冷剂从喷射器(14)流出,进入冷凝器(10)换热后分两路,一路经第三节流装置(20)节流进入蒸发器(19)与来自水箱(22)中的水进行吸热降温,另一路经第二循环泵(17)进入第二发生器(18)被柴油机(15)尾气加热后,进入喷射器(14)抽吸来自蒸发器(19)的制冷剂蒸汽;冷却水从水箱(22)流出后经循环水泵(21)送至蒸发器(19)进行降温后,进入吸收器(1)为冷却NH3—H2O—LiBr三元溶液提供冷冻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00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内胆空调热水系统
- 下一篇:吸收式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