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纤维模板法的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181.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5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好义;李轶;杨卫民;丁玉梅;谭晶;程礼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基于纳米纤维模板法的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第一步,在接收板上涂抹一层光固化材料层,形成微流控芯片基底;第二步,进行近场静电纺丝或微流纺丝,得到具有一定图案的第一层纤维;第三步,接收板随运动平台下降一定高度,进行第二层纤维的有序沉积,由此逐层纺丝、固化,得到了有序纤维与光固化材料相结合的光固化模型;第四步,最后一层纤维与光固化模型表面连通,当光固化材料将纤维完全包覆并留有一定余量时光固化模型成型完成;第五步,将光固化模型取出置于溶剂中并加超声震动溶解纤维;第六步,当微纳米纤维完全溶解后将模型取出,得到微流控芯片。由于采用可溶性纤维作为流道填充物,成型精度可以达到与纤维直径相同的精度级别。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纤维 模板 微流控 芯片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纳米纤维模板法的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在接收板上涂抹一层光固化材料层,并将接收板置于三维运动平台上,跟随平台做三维运动,运动平台以及接收板置于装有液体光固化材料的容器中,使液体光固化材料没过接收板一定距离,打开分布在纺丝喷头两侧的面光源,使在接收板上方的液体光固化材料固化,形成微流控芯片基底;第二步,将可溶性聚合物溶液或熔体经过纺丝喷头进行近场静电纺丝或微流纺丝,通过控制纤维下落速度与接收平台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纤维在接收板上实现有序沉积,得到具有一定图案的第一层纤维;第三步,接收板随运动平台下降一定的高度,下降的高度满足第一层纤维和第二层纤维之间的间距要求,打开分布在纺丝喷头两侧的面光源,使光固化材料固化,与此同时降低运动平台移动升降台,进行第二层纤维的有序沉积,第二层纺丝完成后再次打开面光源进行固化,由此逐层纺丝、固化,光固化材料将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纤维包覆,得到了有序纤维与光固化材料相结合的光固化模型;第四步,最后一层纤维与光固化模型表面连通,当光固化材料将纤维完全包覆并留有一定余量时光固化模型成型完成;第五步,将纤维与光固化材料相结合的光固化模型取出置于溶剂中并加超声震动溶解纤维,原来纤维占据的空间为微流道;第六步,当微纳米纤维完全溶解后将模型取出,得到具有立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纤维为连续纤维,经溶剂溶解过后内部流道均与出口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718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等比上样微流控芯片系统和上样方法
- 下一篇:活禽销售展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