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振动密实大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5408.4 | 申请日: | 201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允庆;赵新创;侯睿妮;崔传志;李永光;刘家亮;余艮乐;张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0;E01C7/1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平板振动密实大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施工、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摊铺成型、振捣、养护、切缝、养护、维护。本发明方法合理、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振动 密实 孔隙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平板振动密实大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施工:Ⅰ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人员、设备配置到位;Ⅱ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Ⅲ进场原材料逐批检测合格;步骤二、配合比设计:透水混凝土是由碎石作为粗骨料及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经拌合、硬化后形成的具有连续孔隙结构和一定强度的混凝土;达到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混凝土,配合比要多次优化设计;Ⅰ设计依据: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施工图纸要求;Ⅱ配合比设计:设计强度为C20。在配合比设计时,为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用P.O42.5R级水泥,粒径5‑10mm单级配碎石,具有胶凝性的YY‑I型高效减水剂;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如下:水:水泥:减水剂:碎石=123:445:6.8:1720;Ⅲ进行分析验证后,保证满足设计要求;步骤三、搅拌:Ⅰ根据工程量大小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采用符合条件的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机一定范围内的地面上,设置防止水和物料散落的接料设备(如方型板式斗类),保护环境及减少工后清理工作;搅拌时按配比及投料顺序分别将物料投入搅拌机;采用三次投料方法:先碎石后加水泥搅拌约1分钟后,使其初步混合,再投入胶凝性的YY‑I型高效减水剂进行充分拌合,搅拌时间1.5分钟,最后将规定量的水,分2‑3次加入,继续搅拌1.5‑2分钟;视搅拌均匀程度,可适当延长机械搅拌时间,但不宜超过2.5分钟。现场检查,混合料应手握成团,松手振动即散状态;混合料要及时使用,有离析、风干及固结现象作废料处理;Ⅱ施工中根据现场实测原材料含水量,调整拌合加水量;为保证拌合效果,水分2‑3次加入,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加水时间,使成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成料干硬性现场检测,其维勃稠度控制在25S至35S之间;Ⅲ成料人工现场检查,判断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是否包裹均匀,无水泥浆脱离及下滴现象,混合料手握成团,松手振动即散为宜;步骤四、运输:透水混凝土采用干硬性混合料,初凝快,不宜采用罐车运输。现场可采用中、小型翻斗车运输,并制定防止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离析的措施,运距超出500米或气温超过15℃应用雨布覆盖;运输时间要短,最长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投入水泥后的搅拌及出料时间‑下料、摊铺及碾压成型时间,运输过程中不得停留;步骤五、摊铺成型:透水混凝土因其初凝快,摊铺须迅速及时,为保证压实效果,每层摊铺厚度10cm‑15cm,多层摊铺时,至最上层施工完成时间不得超出最底层混凝土初凝时间,用刮尺找准平整度,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步骤六、振捣:在摊铺过程中不进行强烈振捣或夯实,卸料后先用刮尺刮平,然后用平板振动器低频轻振铺平后的混合料;不使用大吨位高频碾压设备,否则会使混凝土过于密实,造成表面泛浆减少有效孔隙率,影响透水效果,高频振捣器也会使水泥浆体从粗骨料表面离析,流入底部形成一个不透水层,使材料失去透水性;步骤七、养护:透水混凝土养护是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宜采取铺盖毡布后洒水养护,毡布在整个养护时间内保持湿润,洒水时注意三个要点:喷水力度、喷洒时间和浸润程度;喷水力度:水管不可高举,水柱不得拍打或锤击混凝土表面,洒水时水流应形成细雨状,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石子不被强劲的水流破坏;喷洒时间:不宜在中午路面温度最高时用凉水喷洒,防止混凝土急剧收缩形成裂纹,宜在每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定时洒水;浸润程度:层面混凝土保持湿润,结构层内不得有水流产生,可采取双层养护方法,即下铺塑料薄膜,上盖毡布覆盖再洒水养生,养护时间为14天;步骤八、切缝:透水混凝土切缝,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一般气温15℃铺筑后12小时左右切缝,气温降低或增加,切缝时间宜适当延长或推迟,具体参数以现场实测确定,切缝时以不出现毛边及脱落现象为标准,间距每隔5m一道,缝深40mm,缝宽6mm,填料灌缝;步骤九、养护、维护:Ⅰ人行道路面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1)为不透水土层时,设1%至2%斜坡面向边沟,便于水的排出,基础顶面与透水混凝土层之间设3cm碎石垫层,以保证透水混凝土铺筑质量;(2)基础为强度较高的透水性砂砾土质时,可不设纵向排水沟,路面水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基础顶面碾压密实并整平后方可进行透水混凝土层施工;Ⅱ骨料级配满足设计要求,进场前应检测其压碎值、含泥量及针片状含量。压碎值与针片状含量超标将直接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含泥量过大亦会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率;Ⅲ严格控制投料顺序;Ⅳ运输中宜用雨布覆盖,防止水分散失及粒料滚落,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Ⅴ采用小型平板振捣器夯实,一次摊铺厚度不大于振动力影响范围,一般单层铺厚不大于15cm;Ⅵ养护方法不能直接用毡布覆盖洒水养护,为蓄热保护,防止水流散失,采取在透水混凝土表面用薄膜整体覆盖后,然后在薄膜表面铺设土工布,再洒水养护的方法,结构层内保持潮湿,养护时间为14天;Ⅶ养护期满,取芯检测其强度、现场进行透水性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154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