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快冷在线淬火生产薄规格耐磨钢NM400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4540.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烈军;周峰;高吉祥;彭政务;孙海波;戴杰涛;鲁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20;C22C38/22;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2C38/38;C22C38/0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快冷在线淬火生产薄规格耐磨钢NM400的方法,包括步骤:高炉铁水、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炉精炼、F炉精炼、常规板坯连铸、冷却到室温、板坯检查、铸坯表面扒皮、加热炉、高压水除磷、粗轧、高压水除磷、精轧、超快速冷却淬火、卷取、保温坑保温、开平、精整、检验。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合金化设计,选用微量的Cu、Mo、Cr、Nb、Ti、B合金进行微合金化,通过控制轧制后超快速冷却淬火控制微观组织,充分发挥合金的性能强化作用,减少合金的加入量及贵重合金的使用量,简化了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了能耗,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合金加入量,提高了钢的强韧配比,节约社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快冷 在线 淬火 生产 规格 耐磨 nm400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快冷在线淬火生产薄规格耐磨钢NM4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温度>1250℃,[S]≤0.020%的铁水进行KR脱S,然后进行稠渣和充分扒渣处理,铁水扒渣至铁水光亮面积≥90%,减少转炉内回S,铁水终点[S]≤0.0020%;(2)进行转炉冶炼,全程采用吹氩工艺,终渣碱度3.0‑4.0,用球团矿作冷却剂,球团矿和氧化铁皮必须按要求加入;萤石应根据炉内渣情况分批少量加入,每吨钢加入量≤4kg,双渣时每吨钢≤5.5kg,吹炼终点前2min严禁加入萤石,采用挡渣锥、挡渣塞进行双挡渣出钢,渣厚≤45mm,转炉出钢用硅铁或者硅锰合金进行脱氧和合金化,且不得采用含Al材料进行脱氧与合金化;(3)RH炉精炼,到RH后,用快速定氧探头测定和记录钢中的[O]含量,钢包净空控制在400~600mm,钢水顶渣厚度应小于100mm,钢水温度为1595℃‑1630℃,先进行RH轻处理:真空度≤500Pa,处理时间15‑20分钟,依次加入相应的合金进行合金化,开启五级真空泵,进行真空循环处理;(4)处理完再进入LF炉精炼, LF精炼出站前依次喂铝线和钛线或者Ti合金,调整AlS和Ti的成分,最后进行B的微合金化;(5)进行常规板坯连铸,连铸采用长水口保护浇铸且Ar封,中包覆盖无碳碱性中包渣,采用专用中碳耐磨钢结晶器保护渣,过热度控制在15~30℃,连铸过程投入结晶器电磁搅拌,在扇形段采用动态连铸轻压下工艺,连铸拉速控制在1.0~1.2m/min,连铸坯厚度220mm;(6)将板坯冷却到室温,对板坯质量及表面进行检查,扒去连铸坯表面一层表皮;(7)送入炉加热,在加热炉内加热时间≥240min,加热温度1200~1280℃,板坯出加热炉温度≥1150℃,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对于再结晶区轧制,在设备允许条件下减少轧制道次,提高轧制道次压下率,并适当延长扎后停留时间;(8)出加热炉后进行高压水除磷,除磷压力≥12MPa;(9)除磷后进行5~9道次粗轧;(10)粗轧完待钢温降到900~950°C左右,进行奥氏体非再结晶区轧制,保证非再结晶区的总压下率大于45%,按轧制能力适当加大道次压下量,特别是精轧前3道次压下率尽可能大一些,终轧温度尽可能控制在接近‑Ar3 相变温度,最后道次压下率≤12%,以保证厚度精确及板形良好;(11)轧件出轧机后采用超快冷装置淬火,冷却速率为30~80℃/s,淬火终止温度为300~400℃;(12)卷取机卷取,送保温坑保温6~10小时;(13)在平整机组进行开平,精整,检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0454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