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入式微球充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4382.3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文;黄勇;刘彦武;史瑞廷;赵华云;苏琳;初巧妹;冯建鸿;刘梅芳;李洁;李婧;刘一杨;陈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21B1/11 | 分类号: | G21B1/11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入式微球充气系统,所述的充气系统含有三视镜高压充气室、三维移动样品台、点胶系统、长工作距离成像系统、真空和充气系统。高压充气室作为微球充气的容器,两个视窗观察孔分别用于两个方向上的长工作距离成像系统显微观察微球和定位微孔,三维移动样品台充当机械手的作用,通过控制三维移动样品台的移动使点胶系统的针尖定位在微孔位置,并能进行粘胶和封孔操作,真空和充气系统能够实现对充气室抽真空、充气和排气操作。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金属靶丸、玻璃靶丸充大分子气体的充气,通过冷冻胶封孔的微球保气性能良好(保气半寿命较长),充气成功率较高,胶斑较小,充气后微球不易破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入 式微 充气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注入式微球充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球充气系统包括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点胶系统、长工作距离成像系统、真空和充气系统;所述的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含有前圆形密封盖板(27)、后圆形密封盖板、圆柱形筒状体的充气室体;所述的点胶系统含有支撑板(26)、三维移动样品台(14)、支撑杆(15)和点胶杆构件,点胶杆构件由点胶杆固定头(7)和点胶杆(8)两部分构成;所述的长工作距离成像系统含有水平方向长工作距离显微镜(2)、水平方向CCD(1)、计算机A(16),以及45度方向长工作距离显微镜(5)、45度方向CCD(6)、计算机B(17);所述的真空和充气系统含有压力传感器(18)、无油真空泵(22)、气瓶(23)、排气阀(19)、充气阀(20)、抽真空阀(21)和超压爆破安全阀(24);上述微球充气系统的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的充气室体前、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圆形密封盖板(27)、后圆形密封盖板,在前圆形密封盖板(27)中心设置有前观察视窗(29),在前圆形密封盖板(27)外圆周上设置有数个均布的通孔(28);前观察视窗(29)由石英玻璃(35)和紧固盖(39)构成,石英玻璃(35)的一面设有垫圈A(34),另一面与紧固盖(39)接触设置,紧固盖(39)在与石英玻璃(35)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固定卡槽,垫圈B(37)置于固定卡槽内,紧固盖(39)的外螺纹与前圆形密封盖板(27)上的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紧固盖(39)拧进前圆形密封盖板(27)的内螺纹孔压紧石英玻璃(35);紧固盖(39)内设置的有机玻璃(36)通过嵌入环(38)固定压紧;所述的前圆形密封盖板(27)设置有凸出的锥形密封面(33),凸出的锥形密封面(33)与充气室体上的凹进的锥形密封面(32)匹配设置;所述的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的充气室体前端面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伸出的螺杆(30),螺杆(30)伸出部分穿过通孔(28)通过螺母(31)压紧密封在充气室体前端面上;所述的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轴向设置有水平方向视窗(3),另一侧沿水平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的直径方向设置45度方向视窗(4);所述的支撑板(26)上设置有三维移动样品台(14)、支撑杆(15)和点胶杆构件;三维移动样品台(14)上设置有样品玻璃片(12),三维移动样品台(14)与样品玻璃片(12)之间设置有LED灯(13),样品玻璃片(12)上贴有静电膜(11),静电膜(11)上面放置打孔微球(10);支撑杆(15)与支撑板(26)固定连接,点胶杆固定头(7)固定在支撑杆(15)的横梁上;点胶杆固定头(7)的底面设开有一内孔,点胶杆(8)的上端插入内孔通过螺钉固定,点胶杆(8)下端的粘丝杆(8‑1)与细丝(9)粘接;所述的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的充气室体的圆心轴处于水平方向上,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的水平方向视窗(3)设置有水平方向长工作距离显微镜(2),水平方向长工作距离显微镜(2)通过水平方向CCD(1)连接到计算机A(16);三视镜高压充气室(25)的45度方向视窗(4)设置有45度方向长工作距离显微镜(5),45度方向长工作距离显微镜(5)通过45度方向CCD(6)连接到计算机B(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0438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广告机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 下一篇:用于智能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