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仿真血管介入支架植入训练与考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8214.5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0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洲;蒋天鹏;安天志;宋杰;许敏;黄学卿;李兴;周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高仿真血管介入支架植入训练与考核装置,包括连接在血管模型中间的病变血管模型,和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在血管模型和病变血管模型之间推送血管支架模型的推送装置;血管模型的内壁上设有柔性树脂层,柔性树脂层的密度与血管密度接近;血管支架模型,外壁上粘接有压力传感器;病变血管模型,内壁上涂有荧光剂涂层,并且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膜瓣装置和第二膜瓣装置;第一膜瓣装置,设有两个开合的膜瓣,并且每一个膜瓣上设有第一膜瓣按钮,其中一个膜瓣上设有第一膜瓣位置传感器;第二膜瓣装置结构与第一膜瓣结构相同;上述膜瓣按钮和膜瓣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共同连接在PLC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上,仿真度好,实战模拟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血管 介入 支架 植入 训练 考核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高仿真血管介入支架植入训练与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高仿真血管介入支架植入训练与考核装置对学员进行考核:高仿真血管介入支架植入训练与考核装置包括连接在血管模型(3)中间的病变血管模型(2),和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在血管模型(3)和病变血管模型(2)之间推送血管支架模型(1)的推送装置(20);所述血管模型(3)的内壁上设有柔性树脂层(8),所述柔性树脂层(8)的密度与血管密度接近;血管支架模型(1),外壁上粘接有压力传感器(9);病变血管模型(2),内壁上涂有荧光剂涂层(10),并且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膜瓣装置(16)和第二膜瓣装置(17);第一膜瓣装置(16),设有两个开合的膜瓣,并且每一个膜瓣上设有第一膜瓣按钮(4),其中一个膜瓣上设有第一膜瓣位置传感器(6);第二膜瓣装置(17),设有两个开合的膜瓣,并且每一个膜瓣上设有第二膜瓣按钮(5),其中一个膜瓣上设有第二膜瓣位置传感器(7);每一个第一膜瓣按钮(4)、每一个第二膜瓣按钮(5)、第一膜瓣位置传感器(6)、第二膜瓣位置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9)共同连接在PLC控制器(11)的中央处理器(22)上;PLC控制器(11)还包括显示屏(12),以及与第一膜瓣按钮(4)和每一个第二膜瓣按钮(5)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一膜瓣外部控制按钮(41)和第二膜瓣外部控制按钮(51);使用高仿真血管介入支架植入训练与考核装置对学员进行考核时:当开始训练和考核时,初始阶段无荧光造影效果,此时如果开启考核,判为错误操作;运算电路实时计算操作速度,估算对病变血管的损伤程度,血管支架模型移动超过预定值,则判为错误操作,考核终止;第一膜瓣位置传感器和第二膜瓣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血管支架模型不到位就释放血管支架模型,判为错误操作或者考核终止;开始训练和考核时的初始阶段无荧光造影效果判断、使用运算电路实时计算操作速度估算对病变血管的损伤程度的血管支架模型移动超过预定值判断、第一膜瓣位置传感器和第二膜瓣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血管支架模型不到位就释放血管支架模型的判断均为准确操作,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设定时间范围内大于预定值,判定为不合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5821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