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设压电片的旋桨式同步发电与抑振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635.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钧;赵莹;高岳;赵宏磊;张爱婧;王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1 | 分类号: | E21B17/01;H02N2/18;F15D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设压电片的旋桨式同步发电与抑振装置及方法,装置由旋转模块和导电模块两部分组成。导电模块由螺旋线圈、导电圆环线圈、圆环线圈固定片、固定片上卡箍、固定片下卡箍、连接导线、输出导线和线圈套筒组成;旋转模块由叶片外套筒、旋转轴承、内嵌磁条叶片、压电片、压电片导线和旋转卡口组成。旋转模块在海流冲击下绕立管旋转,同步实现磁感应线切割和压电片变形,产生电流;同时,内嵌磁条叶片和压电片旋转时破坏了立管周围的绕流流场,干扰了边界层分离和旋涡的产生,抑制了涡激振动,一举两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设 压电 旋桨式 同步 发电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安设压电片的旋桨式同步发电与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旋转模块和导电模块两部分组成;导电模块由螺旋线圈(7)、导电圆环线圈(10)、圆环线圈固定片(14)、固定片上卡箍(15)、固定片下卡箍(16)、连接导线(11)、输出导线(12)和线圈套筒(2)组成;螺旋线圈(7)是外覆绝缘层的金属线圈,沿立管(1)轴向呈螺旋上升状环绕在立管(1)外壁,螺旋线圈(7)端部连接输出导线(12),用于将电流引出;导电圆环线圈(10)为圆环形线圈,其内径大于立管(1)外径,在立管(1)的上、下两端各套有一个导电圆环线圈(10);导电圆环线圈(10)与螺旋线圈(7)之间通过连接导线(11)连接,使电流能够在两者之间流通;导电圆环线圈(10)内侧周向每间隔120°的位置向立管(1)外壁伸出一个撑杆,撑杆末端设圆弧形圆环线圈固定片(14),圆环线圈固定片(14)与立管(1)外壁贴合;固定片上卡箍(15)和固定片下卡箍(16)均为圆环形结构,内径等于立管(1)外径,每个导电圆环线圈(10)的圆环线圈固定片(14)均通过固定片上卡箍(15)和固定片下卡箍(16)卡装固定导电圆环线圈(10)的圆环线圈固定片(14)的上、下两侧,使导电圆环线圈(10)固定;固定片上卡箍(15)和固定片下卡箍(16)在立管(1)外壁与螺旋线圈(7)重叠部分开设缺口,使螺旋线圈(7)可安全自由通过;线圈套筒(2)由关于轴向剖面对称的两个半圆管通过螺栓连接,套装在螺旋线圈(7)与导电圆环线圈(10)外,线圈套筒(2)与上、下两个导电圆环线圈(10)相同高度的位置开有两条环形缝隙;旋转模块由叶片外套筒(6)、旋转轴承、内嵌磁条叶片(3)、压电片(4)、压电片导线(9)和旋转卡口(13)组成;旋转轴承为中间设有圆柱滚子(18)的内外圈结构,轴承外圈(5)外壁设有螺纹;在线圈套筒(2)上、下两端各套装一个旋转轴承,上旋转轴承位于上环形缝隙上方,下旋转轴承位于下环形缝隙的下方;叶片外套筒(6)套装在上、下两个旋转轴承外,且叶片外套筒(6)内壁上、下端均设有螺纹,与上、下两个旋转轴承外圈螺纹啮合;沿叶片外套筒(6)外壁周向均匀布设有5片内嵌磁条叶片(3),且每片内嵌磁条叶片(3)均与叶片外套筒(6)外壁相切;在每片内嵌磁条叶片(3)尾端均连接有一块柔性压电片(4),每片内嵌磁条叶片(3)内部镶嵌一块磁铁(8),磁铁(8)上、下两端各有一根从内嵌磁条叶片(3)尾端压电片(4)引出的压电片导线(9);上压电片导线(9)穿过叶片外套筒(6)后,通过旋转卡口(13)与上导电圆环线圈(10)相连,下压电片导线(9)穿过叶片外套筒(6)后,通过旋转卡口(13)与下导电圆环线圈(10)相连;旋转卡口(13)为角度大于180°的弧口形圆弧卡口,其内径等于导电圆环线圈(10)外径,可以绕导电圆环线圈(10)旋转且不脱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56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字形升降梯
- 下一篇:一种防磨损随钻测量钻铤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