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采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857.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尼;邓小文;张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针对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方法。其主要过程为:(1)前期历史资料的收集、人员访谈和场地勘察,确认场地是否为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2)对场地进行第1次采样调查,根据潜在污染源对厂区进行布点采样,确认土壤是否受到重金属等其它污染;(3)对场地进行第2次采样调查,包括土壤采样点和地下水采样点;(4)第3次采样根据第2次采样结果对污染场地可能的污染区域范围进行进一步加密布点采样,主要是布设土壤采样点。本发明专门针对一类特殊污染场地——典型石油烃类污染场地,解决了目前石油烃类污染场地采样方法无具体规范的现状,为石油烃类污染场地的采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石油烃污染场地 石油烃类污染 地下水 土壤采样 污染场地 土壤 潜在污染源 采样结果 场地勘察 历史资料 污染区域 采样点 布设 重金属 厂区 加密 调查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采样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初步判断场地是否为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并确定潜在污染源: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方式,明确该场地是否为典型的石油烃污染场地,是否存在石油烃污染物的使用、生产、储存经历,或是否发生过石油烃泄露事故。如果存在上述情况中的一种,则初步判断该场地为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步骤二,对场地进行第1次采样调查,根据潜在污染源步点采样,确认场地是否受重金属等其它污染:采样选取厂区内适当个数的采样点位,对厂区内13种重金属(砷、镉、铬(VI)、铜、锌、铅、汞、镍、锰、银、锑、铊、锡)进行采样调查。采样深度5~10m,根据现场快速设备检测结果判断采样深度,孔深必须在地下水位之上。一般取表层土(0.5m深度)、每个土壤变层上3‑5cm处土样。如土层厚度大于1m,每隔1m加取一个土样。步骤三,对场地进行第2次采样调查,包括土壤采样点和地下水采样点:(1)针对第1次调查结果,需进一步确定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情况。根据厂区的可能污染范围进行判断布点,布设适当的土壤采样点,并同时布设地下水采样点。根据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及第1次调查现场检测结果,确定采样深度。取表层土、每个土壤变层上3‑5cm处土样。如相同土层厚度大于2m,每隔2m加取一个土样。用于石油烃测定的土壤样品,采用无扰动式的快速压入法分开单独采集,采集5g土壤样品,使样品充满40ml装有10ml甲醇保护液的样品瓶,并于4℃以下密封保存。(2)建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如无特殊要求,均为单管单层监测井,滤水管段应为与井管中线相垂直的平行间隔横切缝或使用缠丝包埋过滤器;监测层位一般为浅层地下水,特殊情况下应当覆盖目标含水层;井管内径50mm/100mm,特殊情况下可依据实际需求适当放大;井管材质为井管专用PVC,一般监测井井深应低于近十年历史最低水位面5m,有受DNAPL(重质非水相有机物,比重大于水、与水不相溶的有机相)污染风险的监测井深应在隔水层底板以下0.5m(但不可穿透);一般监测井滤水管长度应保证其在丰枯季节均能采集到水位面下至少1m处水样;对于丰枯季节水位面差较大(>5m)的监测井,滤水管长度范围应保持在多年平均最低水位面下至少1m处,水面上预留5m,在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面上1m处,水面下预留5m;有LNAPL(轻质非水相有机物,比重小于水、与水不相溶的有机相)污染风险的监测井滤水管应高于丰枯季节水位面上0.5m,有DNAPL污染风险的监测井滤水管应深入隔水层0.2~0.3m;围填滤料为不同粒径的分级石英砂;井口应设立保护及警示装置。监测井井管内径110mm,特殊情况下可依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监测井井管选择要素包括井深、井径、建井技术,材料强度、地下水的腐蚀性、微生物的作用、化学吸附和脱除性能及材料成本。监测井井管应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洗井: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洗井后进行,清洗地下水用量不少于3~5倍井容积,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值和温度等参数的现场测试。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值和温度或溶解氧和电导率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采样深度应至少在地下水水面0.5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洗井采用贝勒管采集方式,做到一井一管。充分洗井后需监测井中水体稳定24h以后再进行地下水样品采样。水样采集可使用一次性贝勒管,要做到一井一管。步骤四,第3次采样根据第2次采样结果对污染场地可能的污染区域范围进行进一步加密布点采样,主要是布设土壤采样点:取表层土、每个土壤变层上3‑5cm处土样。如相同土层厚度大于1m,每隔1m加取一个土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0985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烟分离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碎屑的取样及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