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坑传热管减振卡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237.X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政;谢帅;张杰;何虹钢;蒋发光;张梁;邓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坑传热管减振卡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左管板、凹坑传热管、折流板、衬套、抱卡、螺栓、抱卡盖板、右管板。凹坑传热管左端套有左管板,右端套有右管板,中部套有抱卡,抱卡外套有衬套,衬套为套有折流板,折流板通过螺栓连接有抱卡盖板。工作时,拧紧螺栓,抱卡的外斜面楔紧传热管与折流板之间的间隙,实现传热管与折流板的紧密配合,使流体诱导振动频率远离换热管的频率。解决凹坑传热管的振动、撞击、磨损等问题,并增强折流板对凹坑传热管的支撑作用,防止凹坑传热管弯曲,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管减振卡定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凹坑传热管减振卡定装置,包括左管板(1)、凹坑传热管(2)、折流板(3)、衬套(4)、抱卡(5)、螺栓(6)、抱卡盖板(7)、右管板(8),其特征为:凹坑传热管(2)左端外表面套有左管板(1),凹坑传热管(2)右端外表面套有右管板(8);凹坑传热管(2)中部外表面套有抱卡(5),抱卡(5)外套有衬套(4),衬套(4)外套有折流板(3);折流板(3)右侧安装有抱卡盖板(7),抱卡盖板(7)由螺栓(6)紧固于折流板(3)表面;所述凹坑传热管(2)由凹坑段(10)及光管段(11)构成,凹坑传热管(2)的凹坑段(10)挤压成型有球形凹坑,凹坑传热管(2)的光管段(11)外侧套有抱卡(5);抱卡(5)端面呈弓状,抱卡(5)内、外表面为圆弧表面,抱卡(5)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斜矩形凸起,斜矩形凸起外表面设置有外斜面(25);所述抱卡(5)安装于衬套(4)内,衬套(4)呈空心阶梯轴状;衬套(4)内表面为圆柱表面(20),圆柱表面(20)上设置有斜矩形凹腔,使得抱卡(5)配合安装于斜矩形凹腔内;斜矩形凹腔的底面设置有内斜面(22),内斜面(22)与抱卡(5)的外斜面(25)角度一致,使得衬套(4)的内斜面(22)与抱卡(5)的外斜面(25)接触配合;衬套(4)外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上端设置有阶梯(21),阶梯(21)左端面与折流板(3)接触,阶梯(21)右端面与抱卡盖板(7)接触;所述衬套(4)安装于折流板(3)内,折流板(3)呈双弓形;折流板(3)端面设置阶梯通孔(15),阶梯通孔(15)与相邻阶梯通孔(15)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折流板(3)端面边缘处设置有螺纹孔(16);所述抱卡盖板(7)端面设置有圆形通孔(30),螺栓(6)穿过圆形通孔(30)和螺纹孔(16)并将抱卡盖板(7)固定于折流板(3)的表面;抱卡盖板(7)端面设置有穿管通孔(31),穿管通孔(31)与相邻穿管通孔(31)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穿管通孔(31)内套有传热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723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大换热量分体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不抵抗缓冲转移防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