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坑传热管防自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894.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政;谢帅;蒋发光;何虹钢;张梁;张杰;邓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1/12;F28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坑传热管防自振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凹坑传热管、扁螺母、抱箍、折流板。凹坑传热管外套有抱箍,抱箍左端配合有扁螺母,抱箍右端安装于折流板的锥形孔内。工作时,凹坑传热管与折流板的孔壁能紧密配合,使流体诱导振动频率远离换热管的频率,解决凹坑传热管的振动、撞击、磨损等问题,并增强折流板对凹坑传热管的支撑作用,防止凹坑传热管弯曲,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振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凹坑传热管防自振动装置,包括凹坑传热管(1)、抱箍(2)、扁螺母(3)、折流板(4),其特征为:凹坑传热管(1)外套有抱箍(2),抱箍(2)左端配合有扁螺母(3),抱箍(2)右端安装于折流板(4)的锥形孔(20)内;所述凹坑传热管(1)由凹坑段(10)及光管段(11)构成,凹坑传热管(1)的凹坑段(10)挤压成型有球形凹坑,凹坑传热管(1)的光管段(11)外侧套有抱箍(2);抱箍(2)由分瓣式的上抱箍(16)、下抱箍(15)构成;上抱箍(16)、下抱箍(15)内侧均为半圆柱表面;上抱箍(16)、下抱箍(15)外侧右端均设置有锥形面(17),锥形面(17)与折流板(4)的锥形孔(20)配合;锥形面(17)侧向两端面设置有定位孔(19),定位孔(19)内装有定位销;上抱箍(16)、下抱箍(15)外侧左端均设置有半圈螺纹(18);上抱箍(16)与下抱箍(15)的半圈螺纹(18)够成一段完整螺纹,完整螺纹外配合连接有扁螺母(3);扁螺母(3)右端面紧固于折流板(4)左端面;折流板(4)呈弓状,折流板(4)端面设置有圆柱通孔,圆柱通孔右侧设置有锥形孔(20),锥形孔(20)与相邻锥形孔(20)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68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结构及船只
- 下一篇:一种易操作的燕尾式底座